欢迎您来到话梅糖工程服务众包平台!

现代煤化工 成绩与问题结伴而行(上)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十年可谓是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黄金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一些煤化工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部分工业化示范试验取得良好进展,我国现代煤化工的技术水平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各界投资热情高涨。然而,由投资热引发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当前环保政策收紧、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的背景下,国内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已处于十字路口。

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取得的成绩,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体会颇深。他告诉记者,我国现代煤化工有30多年的技术积累,真正进入规模化的发展是从“十一五”开始,国家陆续批准建设了一些示范工程项目,到了“十二五”期间,则实现了更大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现代煤化工无论是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还是产品规模化发展上都有了很大进展,发展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大国。另外,由于五年间的增速较快,现代煤化工也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最大的亮点。”胡迁林强调说。

据胡迁林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内煤化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14年底,国内煤制油(包括直接液化、间接液化)总产能达158万吨,煤(或甲醇)制烯烃产能达613万吨,据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6月,煤(或甲醇)制烯烃的产能已经达到732 万吨。到2014 年底,煤制乙二醇产能为125 万吨, 截至2015 年上半年, 煤制乙二醇产能已达190 万吨。煤制天然气到2014 年底达到31 亿立方米的规模。可见现代煤化工的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 尤以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与此同时, 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据胡迁林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龙头技术, 即煤气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内自主开发的煤气化技术已开始在示范装置和其他装置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华东理工大学与兖矿集团共同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签约111 台套气化炉,有40 台套在工业化装置上实现了成功运行; 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该技术已经签约72 台气化炉,有24 台已在工业化装置上成功运行; 清华大学等开发的水冷壁水煤浆气化技术, 该技术已签约39 台气化炉,有2 台运行成功; 中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SE 粉煤气化技术;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此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首套250 兆瓦IGCC 示范装置。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除煤气化技术外, 我国还在一些煤化工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如国内自主开发的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 已应用于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的煤制油项目, 目前已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 中科合成油公司开发的高温加热床费托合成技术, 也成功在伊泰、潞安、神华分别建成16 万吨/年F-T(费托)合成油示范装置; 兖矿开发的低温费托合成技术, 则服务于榆林未来能源公司建成的百万吨级示范装置上; 特别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自主开发成功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已经建成8 套工业装置, 烯烃总产能达到460 万吨/年。另外,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 已经建成的工业化装置总规模达到160 万吨/年。

胡迁林还表示, 除在工业化及示范装置上应用的自主技术之外,“十二五” 期间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清华大学与华电煤业集团共同开发的甲醇制芳烃技术, 现已完成了工业性试验。而且今年又有两项新的技术通过了鉴定, 一是陕煤化集团开发的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已经建成万吨级装置;二是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煤油共炼技术,建成了年处理煤油量45 万吨的工业化示范装置,并于2015 年9 月份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总之, 通过煤化工技术的进步发展, 国内已经开发出了以煤为原料, 生产汽柴油及“三烯三苯”技术,为石化行业的原料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关注我们的微博

扫描我们的微信


微信公众号:话梅糖工程众包
微信ID:huameitangcom
天津话梅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5007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