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施工中,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控制总承包费用的关键,即项目决策环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到设计环节中的比选设计方案、初步概算、项目招投标报价及施工图纸预算,最后是竣工结算,整个过程进行全过程与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特别是EPC总承包模式下,要全面参考全过程造价控制知识,控制项目造价,这对承担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EPC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总承包企业一般采用总价合同,避免再次对费用进行调价。因此,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阶段,应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根据总承包合同和预算要求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配与支出,根据分解后的成本进行施工图控制。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优选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设计方案,以将造价控制在限额的范围内。近年来,BIM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在限额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工程的全面限额设计。在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建造模型,以及进行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统计等。在3D环境使用中,通过建筑模型、结构模型进行3D碰撞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方案设计的不足,以采取优化措施,避免设计变更问题的发生。另外,工程量计算、统计也可以建立BIM模型,制作出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并结合现行预算定额及总承包项目的合同价进行综合单价编制,确保设计阶段造价得到合理控制。
施工费用控制作为EPC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其主要以总包合同为主。在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需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费用支出。在EPC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要按照施工合同约定执行,严格审核工程现场质量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而重新申请验收,尽可能避免增加施工成本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要充分考慮到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降低现场签证、变更问题的发生率。另外,要严格审核现场签证、变更工程量,严格执行签证、变更程序,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合理地分析变更、签证的可索赔性。对于合同以外的增加变更,严格执行签证手续,加强项目成本控制,降低施工成本。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建设最后阶段的重要工作。在EPC项目结算时,需要对设计变更、变更签证、竣工图等结算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且需要业主方、施工方以及审核方三方来确定的工程造价。如果按照竣工图进行结算,应注意如下三点。
在项目前期,可以借鉴以往的项目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供区域、结构、功能等关键要素的成本指标,并通过批量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材料和设备价格。根据创建的专项数据库,可以方便了解建筑材料成本的变化浮动情况,有助于原材料的及时采购,合理的原材料采购对于工期紧、、费率合同下的工程结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个丰富、真实的数据库,有助于加强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项目施工的每项工作都是专业化的工作,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除了由单位组织进行培训、教育等,项目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比如在工作中随时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方法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和有效。
企业必须要将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施工部门的责任人头上,最大限度提高成本预算的精准性。针对每一位责任人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将施工质量纳入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提高奖惩力度。这样不仅能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还有助于高效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作为总承包商,应对项目交付需求、质量保障手段及效益等进行宏观体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弃传统甲乙双方合作关系,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对项目尤其是造价加强管控,协调项目施工进度、质量与成本等各方关系,尽可能实现最大化项目利润。
素材来源:《装饰装修天地》杂志,作者张传志
编辑整理:高登项目管理
版本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识别网站底部微信小程序码,体验众包平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