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话梅糖工程服务众包平台!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发展的路径在哪?

谈天论地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1 次浏览 • 2023-07-01 23:05 • 来自相关话题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查看全部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五大关键领域

谈天论地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51 次浏览 • 2021-06-01 14:03 • 来自相关话题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查看全部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新时期,行业企业如何做好协同设计?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66 次浏览 • 2021-04-06 14:04 • 来自相关话题

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问题分析与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敖翔 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设计已从初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发展中阶段,勘察设计院和软件开发商对协同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并研发出全新软件平台,为提高勘察设计院管理水平、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协同工作体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勘察设计院尤其是大型勘察设计院,有必要对传统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勘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明确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设计出全新的软件平台系统,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勘察设计院传统设计模式分析 专业种类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的不同,需要勘察设计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呈现出“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等特点。如果勘察设计过程中缺少沟通和协调,容易导致设计冲突出现,如不同专业管道在汇总时,会出现交叉碰撞,进而直接影响到设计进度和质量。以交通轨道工程为例,除了基本的高速公路之外,铁路、高铁、隧道等不同工程类型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存在差别,其结构功能也十分复杂,尤其是一些途经艰险山区的轨道工程,更是需要勘察设计院出动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地貌日益复杂,常位于道路、山边坡地、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可能涉及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堤防)、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等众多专业,需要多方联系。在铁路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车站与枢纽范围内各项设布置位置、数量和能力,以及车站咽喉、调车驼峰和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的构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里程丈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专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勘察工作;不同专业要及时交换数据,以保证精确程度,将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作为设计依据。 工作周期长,设计成果批次多 大型勘察设计院开展工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同一地区可能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交叉合作、实现协同设计。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其承包的项目多为大型或特大型项目,工程项目的整体体量大、时间跨度长,需要的技术力量较多;勘察设计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完成,并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提供服务;设计成果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风险,保证设计质量。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为例,在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以此勘探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岩土情况,需要不同专业勘探人员之间的精密配合,以此保证数据精确度。同时,随着隧道长度的延长、深度的加深,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不同专业之间使用的设计软件版本不同,其相关数据保存缺乏统一的标准,将直接对后续的统一应用带来严重阻碍。 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 除了上述两点内容外,大型勘察设计院中的勘察设计项目还具有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的特点。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和业主、施工部门、政府部门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协调工作都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过后,需要对勘察设计结果进行进一步修改,以此为后续的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以往勘察设计经验,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勘察设计变更问题。以城市轨道设计为例,要反复推敲地上和地下因素,优化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继而就会出现大量变化的勘探区域。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反复审核过程中,会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而在修改过程中,需要各专业共同协作,以减少修改次数。例如,在市区道路下,市政管线存在并排敷设或重叠多层敷设等情况,给水、热力、燃气等管线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探查,这就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次协调,反复探测及修改探查数据,确保探查的准确性。不仅是地下勘察问题,空中电缆、通信线路的探查也要倍加注意,同样需要多专业设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电线电压,对垂直和水平安全距离作出反复修改。 勘察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 设计过程人工协调工作不可控 在传统的勘察设计工作中,所有的协调工作由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完成,其中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来协调,整个过程存在的风险较多,质量无法保证。一是勘察设计的项目文件大部分存储于个人电脑,文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项目文件。不仅如此,每位勘察设计人员之间的习惯各不相同,多专业协调过程中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极易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返工现象;二是工程项目未来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在勘察设计数据基础之上,一旦数据不准确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还会降低工程效率,增大工程项目风险;三是勘察设计最终成果需要经过业主、施工单位、不同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反复讨论分析后确定,整体流程较为复杂,耗费时间较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计知识和经验较为分散 勘察设计项目中产生的文件和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包括项目规划路线、项目基本信息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大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数据较为分散,无法统一汇聚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继而出现数据长期“沉睡”问题。不仅如此,设计师文件也较为分散,勘察设计院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完整的项目文件,单独信息文件的复用率较低,项目知识文件的价值大大降低。项目文件是勘察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如若分散存储,不仅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影响。 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 目前,大型勘察设计院虽然拥有专业化、标准化的文件,但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无法使不同专业的工具在同一平台环境下完成工作。每名勘察设计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不仅会给多专业协同发展带来障碍,甚至导致勘察设计成本增加。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参数转换过程非常复杂,如在一张设计图中不同设计师在标准图框、比例以及标线等细节上存在差异,一些细微的误差都会对最终成果造成负面影响。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的缺失,不仅会影响项目文件的后续应用,还会给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验证造成阻碍,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不仅如此,目前勘察设计院普遍缺少统一的设计平台。由上可知,不同勘察人员之间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人员分开设计,最终导入到一个系统中,需要面对的修改量较大。在后续的统一设计中,可能还会面临多次切换的问题,加上一些软件的兼容性较差,极有可能导致一些设计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出现设计数据失真等现象。 勘察设计院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 了解自身需求 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会涉及到一些管理问题,如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维护等。因此,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过程中,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型勘察设计院要编制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此加快该技术在项目中的协同应用。以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的工作项目为例,该建筑项目面积较大,地下室和过江隧道为2至4层,开挖深度达6.7m至23.3m。该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在此情况下,项目工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协同设计技术,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分析项目施工所在地区的特点,建立模型、构建数据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而不仅仅是协作。 制定相应标准制度 总体而言,当前传统的勘察设计方案并未真正考虑工程项目本身,二者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势必将给项目实际施工带来直接影响。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落实协同设计。 现阶段,协同设计软件平台众多,但缺少统一标准制度,软件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完全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对此,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可行的制度,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大型勘察设计院积极研发应用协同设计技术。各大型勘察设计院可以出台相应的标准制度,引导有关人员主动投入到协同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去。 新时期,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空间数据技术、地质信息统计技术、工程项目建模技术等也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勘察工作和方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以此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自动化、专业化、系统化将是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著名勘察专家彭卫平带领他的勘探团队,基于广州地区的地层实际情况,收集了约30万个钻孔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工程地质信息系统,保证每一个勘察团队都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质特性。同时,他们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工作平台,真正实现了勘察设计工作的协同发展,为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协同设计体系 在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确定具体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是保证勘察流程科学合理、稳定落实的关键。例如,室外勘察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勘察信息质量。在进行室外勘察过程中,要基于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以有序开展专业化的勘察设计工作。 目前,可供大型勘察设计院采用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较少,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高质量的协同平台。以勘探点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勘探点的功能、场地以及岩层条件、样品等,科学选择具体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 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优化中,勘察设计人员作为核心参与者,提高其专业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型勘察设计院的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以某勘察设计协同平台为例,其利用SSL技术、P2P技术、多线程技术,不仅实现了多人同时对同一项目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变更、设计图纸的加密传输,对项目勘察设计计划模板进行管理,还实现了对设计文件审签流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质量表单在勘察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增加页面,在winsock和多线程技术的辅助下,数据传输速度明显提高。 从功能上看,该协同设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供互提资料、参考资料、设计文件模版及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二是设计文件签署流程的灵活定义;三是自动记录设计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处理信息;四是设计文件版本的自动产生及管理;五是设计复核卡片、审核卡片的在线填写;六是项目状态信息向相关人员实时发布;七是设计文件的在线批注;八是状态报告和问题报告的管理。 勘察设计院建立协同设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创新管理思路,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业务不断增加,勘察设计企业规模也随之壮大,出现了众多大型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系统性、复杂性的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及《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均指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行业。协同设计平台的出现,可以为大型勘察设计院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借助协同设计平台,使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覆盖勘察设计的各个流程,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个文件,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设计工作。 优化工作模式,便于设计人员协同生产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基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高质量落实协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设计质量。不仅如此,协同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协同平台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让项目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校对纠错,真正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是工程勘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协同设计工作系统的优劣会对勘察设计结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勘察设计工作本身难度较大、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工程覆盖面广、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借助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业务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实现二维设计文件和三维设计模型中的批量出图、电子标签等,协同设计软件中囊括了标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关系管理等要素,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线上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促进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 大型勘察设计院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成果。协同设计平台可以保留每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实现软件版本和设计环境的最大程度统一,实现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大型勘察设计院还是勘察设计人员,都将会享受到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杨得鸿.基于BIM3D模型的公路勘察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04):125-125. [2] 刘俊国.协同设计在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探讨与技术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00(005):223-224. [3] 陈雁南,甘帅,陈永涛.勘察设计企业基于CAD的二维协同生产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9,000(006):84-87. [4] 宋元斌,郭世勇,李志标,等.应用BIM实现通信信号协同设计方法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8,054(002):77-79. [5] 李寿兵.智能环境下的铁路勘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8,062(010):1-5,12. 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3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 查看全部
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问题分析与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敖翔

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设计已从初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发展中阶段,勘察设计院和软件开发商对协同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并研发出全新软件平台,为提高勘察设计院管理水平、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协同工作体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勘察设计院尤其是大型勘察设计院,有必要对传统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勘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明确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设计出全新的软件平台系统,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勘察设计院传统设计模式分析

专业种类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的不同,需要勘察设计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呈现出“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等特点。如果勘察设计过程中缺少沟通和协调,容易导致设计冲突出现,如不同专业管道在汇总时,会出现交叉碰撞,进而直接影响到设计进度和质量。以交通轨道工程为例,除了基本的高速公路之外,铁路、高铁、隧道等不同工程类型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存在差别,其结构功能也十分复杂,尤其是一些途经艰险山区的轨道工程,更是需要勘察设计院出动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地貌日益复杂,常位于道路、山边坡地、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可能涉及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堤防)、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等众多专业,需要多方联系。在铁路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车站与枢纽范围内各项设布置位置、数量和能力,以及车站咽喉、调车驼峰和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的构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里程丈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专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勘察工作;不同专业要及时交换数据,以保证精确程度,将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作为设计依据。

工作周期长,设计成果批次多

大型勘察设计院开展工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同一地区可能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交叉合作、实现协同设计。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其承包的项目多为大型或特大型项目,工程项目的整体体量大、时间跨度长,需要的技术力量较多;勘察设计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完成,并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提供服务;设计成果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风险,保证设计质量。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为例,在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以此勘探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岩土情况,需要不同专业勘探人员之间的精密配合,以此保证数据精确度。同时,随着隧道长度的延长、深度的加深,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不同专业之间使用的设计软件版本不同,其相关数据保存缺乏统一的标准,将直接对后续的统一应用带来严重阻碍。

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

除了上述两点内容外,大型勘察设计院中的勘察设计项目还具有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的特点。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和业主、施工部门、政府部门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协调工作都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过后,需要对勘察设计结果进行进一步修改,以此为后续的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以往勘察设计经验,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勘察设计变更问题。以城市轨道设计为例,要反复推敲地上和地下因素,优化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继而就会出现大量变化的勘探区域。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反复审核过程中,会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而在修改过程中,需要各专业共同协作,以减少修改次数。例如,在市区道路下,市政管线存在并排敷设或重叠多层敷设等情况,给水、热力、燃气等管线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探查,这就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次协调,反复探测及修改探查数据,确保探查的准确性。不仅是地下勘察问题,空中电缆、通信线路的探查也要倍加注意,同样需要多专业设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电线电压,对垂直和水平安全距离作出反复修改。

勘察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

设计过程人工协调工作不可控

在传统的勘察设计工作中,所有的协调工作由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完成,其中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来协调,整个过程存在的风险较多,质量无法保证。一是勘察设计的项目文件大部分存储于个人电脑,文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项目文件。不仅如此,每位勘察设计人员之间的习惯各不相同,多专业协调过程中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极易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返工现象;二是工程项目未来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在勘察设计数据基础之上,一旦数据不准确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还会降低工程效率,增大工程项目风险;三是勘察设计最终成果需要经过业主、施工单位、不同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反复讨论分析后确定,整体流程较为复杂,耗费时间较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计知识和经验较为分散

勘察设计项目中产生的文件和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包括项目规划路线、项目基本信息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大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数据较为分散,无法统一汇聚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继而出现数据长期“沉睡”问题。不仅如此,设计师文件也较为分散,勘察设计院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完整的项目文件,单独信息文件的复用率较低,项目知识文件的价值大大降低。项目文件是勘察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如若分散存储,不仅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影响。

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

目前,大型勘察设计院虽然拥有专业化、标准化的文件,但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无法使不同专业的工具在同一平台环境下完成工作。每名勘察设计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不仅会给多专业协同发展带来障碍,甚至导致勘察设计成本增加。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参数转换过程非常复杂,如在一张设计图中不同设计师在标准图框、比例以及标线等细节上存在差异,一些细微的误差都会对最终成果造成负面影响。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的缺失,不仅会影响项目文件的后续应用,还会给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验证造成阻碍,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不仅如此,目前勘察设计院普遍缺少统一的设计平台。由上可知,不同勘察人员之间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人员分开设计,最终导入到一个系统中,需要面对的修改量较大。在后续的统一设计中,可能还会面临多次切换的问题,加上一些软件的兼容性较差,极有可能导致一些设计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出现设计数据失真等现象。


勘察设计院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

了解自身需求

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会涉及到一些管理问题,如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维护等。因此,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过程中,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型勘察设计院要编制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此加快该技术在项目中的协同应用。以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的工作项目为例,该建筑项目面积较大,地下室和过江隧道为2至4层,开挖深度达6.7m至23.3m。该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在此情况下,项目工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协同设计技术,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分析项目施工所在地区的特点,建立模型、构建数据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而不仅仅是协作。

制定相应标准制度

总体而言,当前传统的勘察设计方案并未真正考虑工程项目本身,二者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势必将给项目实际施工带来直接影响。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落实协同设计。

现阶段,协同设计软件平台众多,但缺少统一标准制度,软件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完全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对此,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可行的制度,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大型勘察设计院积极研发应用协同设计技术。各大型勘察设计院可以出台相应的标准制度,引导有关人员主动投入到协同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去。

新时期,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空间数据技术、地质信息统计技术、工程项目建模技术等也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勘察工作和方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以此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自动化、专业化、系统化将是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著名勘察专家彭卫平带领他的勘探团队,基于广州地区的地层实际情况,收集了约30万个钻孔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工程地质信息系统,保证每一个勘察团队都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质特性。同时,他们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工作平台,真正实现了勘察设计工作的协同发展,为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协同设计体系

在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确定具体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是保证勘察流程科学合理、稳定落实的关键。例如,室外勘察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勘察信息质量。在进行室外勘察过程中,要基于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以有序开展专业化的勘察设计工作。

目前,可供大型勘察设计院采用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较少,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高质量的协同平台。以勘探点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勘探点的功能、场地以及岩层条件、样品等,科学选择具体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

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优化中,勘察设计人员作为核心参与者,提高其专业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型勘察设计院的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以某勘察设计协同平台为例,其利用SSL技术、P2P技术、多线程技术,不仅实现了多人同时对同一项目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变更、设计图纸的加密传输,对项目勘察设计计划模板进行管理,还实现了对设计文件审签流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质量表单在勘察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增加页面,在winsock和多线程技术的辅助下,数据传输速度明显提高。

从功能上看,该协同设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供互提资料、参考资料、设计文件模版及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二是设计文件签署流程的灵活定义;三是自动记录设计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处理信息;四是设计文件版本的自动产生及管理;五是设计复核卡片、审核卡片的在线填写;六是项目状态信息向相关人员实时发布;七是设计文件的在线批注;八是状态报告和问题报告的管理。

勘察设计院建立协同设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创新管理思路,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业务不断增加,勘察设计企业规模也随之壮大,出现了众多大型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系统性、复杂性的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及《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均指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行业。协同设计平台的出现,可以为大型勘察设计院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借助协同设计平台,使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覆盖勘察设计的各个流程,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个文件,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设计工作。

优化工作模式,便于设计人员协同生产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基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高质量落实协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设计质量。不仅如此,协同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协同平台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让项目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校对纠错,真正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是工程勘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协同设计工作系统的优劣会对勘察设计结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勘察设计工作本身难度较大、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工程覆盖面广、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借助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业务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实现二维设计文件和三维设计模型中的批量出图、电子标签等,协同设计软件中囊括了标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关系管理等要素,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线上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促进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

大型勘察设计院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成果。协同设计平台可以保留每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实现软件版本和设计环境的最大程度统一,实现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大型勘察设计院还是勘察设计人员,都将会享受到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杨得鸿.基于BIM3D模型的公路勘察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04):125-125.
[2] 刘俊国.协同设计在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探讨与技术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00(005):223-224.
[3] 陈雁南,甘帅,陈永涛.勘察设计企业基于CAD的二维协同生产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9,000(006):84-87.
[4] 宋元斌,郭世勇,李志标,等.应用BIM实现通信信号协同设计方法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8,054(002):77-79.
[5] 李寿兵.智能环境下的铁路勘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8,062(010):1-5,12.
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3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

【名单】最新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名单!

回复

项目管理zc12123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1521 次浏览 • 2018-08-07 19:32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年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发布,中国天辰上升至88名!

默认分类KQ大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01 次浏览 • 2018-07-17 09:17 • 来自相关话题

Key to type of firm A-architect; E-engineer; EC-engineer-contractor; AE-architect-engineer; EA-engineer-architect; ENV-environmental; GE-geotechnical engineer; L-landscape architect; P-planner; O-other. Other combinations possible. Firms classified themselves. 来源:ENR官网 任务众包、网络工作室、线下工作室、工程实习、企业降本利器、招聘服务、找工作 查看全部
ENR_TL2018LOGO_225_blank.jp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1-100.pn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101-200.pn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201-225.png

Key to type of firm A-architect; E-engineer; EC-engineer-contractor; AE-architect-engineer; EA-engineer-architect; ENV-environmental; GE-geotechnical engineer; L-landscape architect; P-planner; O-other. Other combinations possible. Firms classified themselves.
来源:ENR官网
任务众包网络工作室线下工作室工程实习企业降本利器招聘服务找工作

刚刚,2018年ENR设计150强发布,中国21家公司上榜,长江设计院新晋,苏交科进步最大

默认分类KQ大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45 次浏览 • 2018-07-17 08:58 • 来自相关话题

刚刚,ENR(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发布了2018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名单,它是对全世界的工程设计企业在2017年的设计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外)进行排名得到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有哪些企业入围,它们在过去1年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中所处的地位。(最后为不断进步的企业点个赞!) 1、中国企业在全球设计市场上总体表现平稳 入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中国企业有: 2018年,21家 2017年,21家 2016年,20家 2015年,20家 其中,有18家中国企业挤进前100名,比2017年增加了2家。 2、市场变幻莫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家企业排名上升:进步最大的是苏交科,上升了33个名次,其次是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进了22个名次,进步第三大的是北京城建集团,进步了19个名次。 4家企业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名次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城建集团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下降了39名、13名。 1家企业新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位列第84名。 2家企业名次不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2、4名。 1家企业落榜: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去年其排名就已经在下降1位,降至120名,今年的150强榜单和225强榜单都未见其踪影。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入围中国企业 注:正数表示排名上升,负数表示排名下降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完整名单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查看全部
刚刚,ENR(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发布了2018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名单,它是对全世界的工程设计企业在2017年的设计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外)进行排名得到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有哪些企业入围,它们在过去1年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中所处的地位。(最后为不断进步的企业点个赞!)
ENR_TL2018LOGO_150_blank.jpg

1、中国企业在全球设计市场上总体表现平稳


入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中国企业有:

2018年,21家

2017年,21家

2016年,20家

2015年,20家

其中,有18家中国企业挤进前100名,比2017年增加了2家。

2、市场变幻莫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家企业排名上升:进步最大的是苏交科,上升了33个名次,其次是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进了22个名次,进步第三大的是北京城建集团,进步了19个名次。

4家企业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名次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城建集团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下降了39名、13名。

1家企业新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位列第84名。

2家企业名次不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2、4名。

1家企业落榜: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去年其排名就已经在下降1位,降至120名,今年的150强榜单和225强榜单都未见其踪影。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入围中国企业
1F27FACE-B415-4B7F-A594-338824923710.png

注:正数表示排名上升,负数表示排名下降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完整名单
12121.png

71.png

12122.png

134.png

12123.png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为什么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角度)

默认分类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55 次浏览 • 2018-07-11 19:21 • 来自相关话题

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什么这么说?本文主要从社会、行业层面进行分析。 从建国初期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到如今,已经70余年了。直到今天,建筑工业化才算是真正成为全民追捧的宠儿,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想加入进来。当前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行业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不同的是建筑工业化这个围城现在的情况是:在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在外面的拼命想挤进去,不管是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还是行业内的、行业外的,都是拼命地想挤进去。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对建筑工业化这么痴迷呢?原因主要有三: 1、抓住政策红利 众所周知,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2016年以来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加码。国务院、住建部发布的若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和“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指出各省市应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央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必须确保一定比例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设; (2)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产业化试点项目,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化项目、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产业化专用设备的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缓优惠等等; (3)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销售予以优惠鼓励。如将产业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在商品房预销售环节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面积奖励等; (4)通过税收金融政策予以扶持。如将构配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部分城市还提出对产业化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政策; (5)大力鼓励发展成品住宅。各地积极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开发企业对全装修住宅负责保修,并逐步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 (6)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之路可以看到,政策的大力推动势必会将这一行业推上风口。任何企业只要进入风口,都能分得一杯羹,这就是所谓“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众多企业纷纷想挤进来,成为第一批享受政策红利的人。 2、保护既有市场 对于当前处于建筑业一线地位的建筑企业来说,装配式建筑发展这条路似乎除了想尽办法进入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1)建筑工业化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一旦没有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未来自己在建筑企业的优势地位就会丧失。目前建筑业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约每年50亿平方米,这样的数据已到“峰顶”,未来会逐步下调,若未来5-10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以每年2-3亿平方米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之后,每年的新开工面积将稳定在3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这其中的30%用装配式的方式来建造的话,那么装配式建筑的开工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若以20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预计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2万亿元。即使我们按照平均30%的单体预制率来计算,纯粹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市场规模也有6000亿元。这个数据有多大?他基本接近中国最大的2家建筑企业——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2017年营业收入之和。这么大的市场一旦丢失,将可能直接影响当前身处一线的建筑企业地位。 (2)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两年来,工程总承包作为促进工程建筑提质增效、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同年,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倡导建设单位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因此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将是大型建筑企业扩大规模、占领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然要求全产业链协同,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因此我们看到,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的情况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是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发展、提升工程总承包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据估计,视装配率的高低不同,构件收入拉动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比例在1:5到1:15之间,拉动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比例还要更高。 所以,对于部分建筑企业来说,不管是为了维持当前的企业地位不变,还是为了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建筑工业化都必须进。 3、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装配式建筑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建筑占全国建筑总量尚不1%。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从1%到30%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任何新兴市场而言,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最有可能占领这个市场。而对于建筑工业化,抢得头筹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建筑工业化的市场集中度比传统建筑模式要高,国内传统领域的建筑企业有8万多家,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做总包的企业约800家左右,二者相差近100倍。这就意味着如果建筑企业没在此时处于初期的时候进入市场,那么未来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再次进入了。 近年来,许多传统建筑企业纷纷布局建筑工业化,建立起多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筑工业化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竞争。目前中建科技、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大型PC企业纷纷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凭借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积累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等迅速扩张。其中,中建科技已在全国12个区域进行投资布局,2015年与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绿色建筑产业园,可年生产预制构件20万立方米;远大住工通过联合发展模式目前已落户长三角、华东、西南、东北等全国80座城市;中民筑友已在10多个城市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比传统模式的竞争更加激烈。 进入一个行业的最佳时间点莫过于市场爆发的前夜,既不用为等待市场机会而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又能抓住迅速凸显的市场机会。在政策强力推动的今天,任何犹豫、迟疑,也许都会丢失最佳的进入时机。事实上,现在准备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数量很多,方式多样,思路不断创新,再有迟疑,则装配式建筑市场已经万紫千红,那时也许已经太迟。 来源:建筑前沿 查看全部
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什么这么说?本文主要从社会、行业层面进行分析。

从建国初期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到如今,已经70余年了。直到今天,建筑工业化才算是真正成为全民追捧的宠儿,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想加入进来。当前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行业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不同的是建筑工业化这个围城现在的情况是:在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在外面的拼命想挤进去,不管是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还是行业内的、行业外的,都是拼命地想挤进去。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对建筑工业化这么痴迷呢?原因主要有三:

1、抓住政策红利

众所周知,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2016年以来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加码。国务院、住建部发布的若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和“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指出各省市应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央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必须确保一定比例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设;

(2)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产业化试点项目,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化项目、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产业化专用设备的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缓优惠等等;

(3)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销售予以优惠鼓励。如将产业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在商品房预销售环节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面积奖励等;

(4)通过税收金融政策予以扶持。如将构配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部分城市还提出对产业化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政策;

(5)大力鼓励发展成品住宅。各地积极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开发企业对全装修住宅负责保修,并逐步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

(6)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之路可以看到,政策的大力推动势必会将这一行业推上风口。任何企业只要进入风口,都能分得一杯羹,这就是所谓“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众多企业纷纷想挤进来,成为第一批享受政策红利的人。

2、保护既有市场

对于当前处于建筑业一线地位的建筑企业来说,装配式建筑发展这条路似乎除了想尽办法进入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1)建筑工业化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一旦没有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未来自己在建筑企业的优势地位就会丧失。目前建筑业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约每年50亿平方米,这样的数据已到“峰顶”,未来会逐步下调,若未来5-10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以每年2-3亿平方米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之后,每年的新开工面积将稳定在3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这其中的30%用装配式的方式来建造的话,那么装配式建筑的开工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若以20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预计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2万亿元。即使我们按照平均30%的单体预制率来计算,纯粹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市场规模也有6000亿元。这个数据有多大?他基本接近中国最大的2家建筑企业——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2017年营业收入之和。这么大的市场一旦丢失,将可能直接影响当前身处一线的建筑企业地位。

(2)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两年来,工程总承包作为促进工程建筑提质增效、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同年,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倡导建设单位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因此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将是大型建筑企业扩大规模、占领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然要求全产业链协同,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因此我们看到,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的情况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是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发展、提升工程总承包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据估计,视装配率的高低不同,构件收入拉动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比例在1:5到1:15之间,拉动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比例还要更高。

所以,对于部分建筑企业来说,不管是为了维持当前的企业地位不变,还是为了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建筑工业化都必须进。

3、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装配式建筑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建筑占全国建筑总量尚不1%。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从1%到30%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任何新兴市场而言,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最有可能占领这个市场。而对于建筑工业化,抢得头筹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建筑工业化的市场集中度比传统建筑模式要高,国内传统领域的建筑企业有8万多家,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做总包的企业约800家左右,二者相差近100倍。这就意味着如果建筑企业没在此时处于初期的时候进入市场,那么未来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再次进入了。

近年来,许多传统建筑企业纷纷布局建筑工业化,建立起多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筑工业化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竞争。目前中建科技、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大型PC企业纷纷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凭借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积累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等迅速扩张。其中,中建科技已在全国12个区域进行投资布局,2015年与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绿色建筑产业园,可年生产预制构件20万立方米;远大住工通过联合发展模式目前已落户长三角、华东、西南、东北等全国80座城市;中民筑友已在10多个城市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比传统模式的竞争更加激烈。

进入一个行业的最佳时间点莫过于市场爆发的前夜,既不用为等待市场机会而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又能抓住迅速凸显的市场机会。在政策强力推动的今天,任何犹豫、迟疑,也许都会丢失最佳的进入时机。事实上,现在准备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数量很多,方式多样,思路不断创新,再有迟疑,则装配式建筑市场已经万紫千红,那时也许已经太迟。
来源:建筑前沿
装配式建筑.jpeg

图解: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谁被点名了?(名单一览)来自人民网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28 次浏览 • 2018-07-11 18:29 • 来自相关话题

1C9FC3F1-6FEA-4D06-854F-F96A81D54008.jpeg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含化工能源品108项!(附清单)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99 次浏览 • 2018-07-07 22:52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在消息曝出之后,美国股指期货下跌,富时100和欧洲斯托克600逆转涨势,汇市:美元指数走低,最低下挫至94.67。 北京时间今天(6月16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其中包含化工品、能源产品等108项商品(实施时间另行公告),详见清单: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解读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中方坚决反对。 美方对我上千种、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将实质性改变这些商品的对美贸易条件,影响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此,对于美方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上述紧急情况,中方按照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授权,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注意到,美方发表声明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将继续追加额外关税。对此,中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查看全部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在消息曝出之后,美国股指期货下跌,富时100和欧洲斯托克600逆转涨势,汇市:美元指数走低,最低下挫至94.67。

北京时间今天(6月16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其中包含化工品、能源产品等108项商品(实施时间另行公告),详见清单:
WechatIMG109.jpeg

WechatIMG110.jpeg

WechatIMG111.jpeg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解读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中方坚决反对。

美方对我上千种、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将实质性改变这些商品的对美贸易条件,影响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此,对于美方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上述紧急情况,中方按照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授权,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注意到,美方发表声明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将继续追加额外关税。对此,中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头条】第一枪已打响!中美贸易摩擦会显著影响石化业!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58 次浏览 • 2018-07-07 22:42 • 来自相关话题

6日,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在中国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中方理所当然作出必要反击。我们也有决心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正式实施的征税措施追加起诉。 中美贸易战显著影响石化业 在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伍德麦肯兹公司分析师指出,美中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对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  首先,美国原油出口业务将受冲击。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亚洲炼油业务的高级经理Suresh Sivanandam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约为30万桶/日,占到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逾20%。这表明,中国是美国原油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而且初步迹象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量将更多,因为美国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二季度扩大,这令美国原油出口亚洲市场的套利吸引力更大。  同时,美国加大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中国国内原油产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炼油产能日益增加。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基于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到202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将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两倍。“因此,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将影响美中贸易,并给我们的中期预测增加一个重大的下行风险。尽管中国可以从西非等地获得可以替代美国原油的原油资源,因为西非的原油在品质上与美国原油相同,但美国将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一样大的替代市场。”Sivanandam指出。  其次,一些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将发生改变。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烯烃化学品研究的副总裁Joel Lindahl表示,刚开始,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对于美国丙烷出口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中国需要时间来寻找丙烷的替代来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烷出口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丙烷供应增长引擎,尤其是在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的时候。去年美国丙烷产量增长乏力取消多批次出口货物造成全球丙烷价格大涨。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瞄准欧洲的蒸汽裂解装置和丙烷脱氢装置对丙烷的需求,而中国则主要将从中东地区进口丙烷。  伍德麦肯兹公司进一步指出,加征关税的措施对美国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出口也将带来冲击。中东生产商将抢占中国进口聚乙烯市场的份额。与此同时,中东生产商在欧洲和非洲的市场将受到来自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如果美国生产商执意要出口中国市场,那么必须要比其他国家的货物降价200美元/吨才具有竞争力。 哪些产品将直接受益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对我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第一批清单主要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第二批清单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PE、PP、PIB、PS、SAN、ABS、PVC、POM、PMMA、PVA、PET、PTFE及含氟聚等。从这些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定性分析,买化塑研究院认为影响相对较大的是轮胎行业。 作为回应,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第一批清单无化工品,第二批主要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涉及改性乙醇、聚酰胺66切片、丙烯腈、聚碳酸酯等多类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丙烷、丁烷、液化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丙烯腈、非离子有机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物、聚醚、环氧树脂、PE、PVC 、PC、PET、PA66、有机硅、润滑剂、贵金属催化剂等。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从产品规模看,占比最大的是丙烷,而丙烷脱氢制丙烯(PDH)是国内近年发展较快的领域。丙烷脱氢(PDH)制丙烯成本优势明显,下游需求旺盛,自2016年来,丙烯价格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丙烯价格约在8200元/吨左右,同比增长23.31%;丙烯-丙烷价差达到3040元/吨,同比增长29.47%。2017年我国丙烯产量约2597万吨,进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14.84%,表观消费量为2906万吨,同比增长13.91%。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或导致短期PDH成本提升,对东华能源、海越股份、卫星石化等成本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国内进口替代较好的PC、PA66、有机硅、聚醚等产品也将有较大机会。 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战对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部分产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或者出口下降,但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利好行业龙头,同时加快国内进口替代。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中国征收关税,直接利好相关进口替代产品(详情下表):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总体来看,中国若对美相关化工产品征税,将直接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国内同等产品,特别是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产品。其中美国进口量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如:二氯乙烷、苯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聚醚、环氧树脂等。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美国对中国加税化工产品增多,但是多数与中国对美加税化工产品重叠,而重合的部分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或者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故相对来说,重合产品美国加税的影响远远小于中国加税影响。 从短期来看相关标的可能受损,但是长期来看,有望加速行业改革和布局,提高相关标的抗风险能力。 事件回顾 深夜反击! 中国决定对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北京时间6月15日晚间,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合计1102种产品,包括了与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计划有关的产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组涵盖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将于7月6日开征。第二组涉及16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进行进一步评估。 2)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3)中国外交部当天声明:“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点这里回顾涉及能源和化工的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清单 (综合中国化工报、综合央广网、21世界经济报道、买化塑研究院等报道) 查看全部
6日,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O-PV-hexfcvm3549733.jpg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在中国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中方理所当然作出必要反击。我们也有决心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正式实施的征税措施追加起诉。


中美贸易战显著影响石化业


在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伍德麦肯兹公司分析师指出,美中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对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 


首先,美国原油出口业务将受冲击。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亚洲炼油业务的高级经理Suresh Sivanandam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约为30万桶/日,占到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逾20%。这表明,中国是美国原油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而且初步迹象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量将更多,因为美国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二季度扩大,这令美国原油出口亚洲市场的套利吸引力更大。 


同时,美国加大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中国国内原油产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炼油产能日益增加。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基于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到202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将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两倍。“因此,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将影响美中贸易,并给我们的中期预测增加一个重大的下行风险。尽管中国可以从西非等地获得可以替代美国原油的原油资源,因为西非的原油在品质上与美国原油相同,但美国将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一样大的替代市场。”Sivanandam指出。 


其次,一些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将发生改变。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烯烃化学品研究的副总裁Joel Lindahl表示,刚开始,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对于美国丙烷出口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中国需要时间来寻找丙烷的替代来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烷出口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丙烷供应增长引擎,尤其是在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的时候。去年美国丙烷产量增长乏力取消多批次出口货物造成全球丙烷价格大涨。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瞄准欧洲的蒸汽裂解装置和丙烷脱氢装置对丙烷的需求,而中国则主要将从中东地区进口丙烷。 


伍德麦肯兹公司进一步指出,加征关税的措施对美国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出口也将带来冲击。中东生产商将抢占中国进口聚乙烯市场的份额。与此同时,中东生产商在欧洲和非洲的市场将受到来自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如果美国生产商执意要出口中国市场,那么必须要比其他国家的货物降价200美元/吨才具有竞争力。


哪些产品将直接受益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对我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第一批清单主要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第二批清单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PE、PP、PIB、PS、SAN、ABS、PVC、POM、PMMA、PVA、PET、PTFE及含氟聚等。从这些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定性分析,买化塑研究院认为影响相对较大的是轮胎行业。

作为回应,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第一批清单无化工品,第二批主要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涉及改性乙醇、聚酰胺66切片、丙烯腈、聚碳酸酯等多类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丙烷、丁烷、液化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丙烯腈、非离子有机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物、聚醚、环氧树脂、PE、PVC 、PC、PET、PA66、有机硅、润滑剂、贵金属催化剂等。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从产品规模看,占比最大的是丙烷,而丙烷脱氢制丙烯(PDH)是国内近年发展较快的领域。丙烷脱氢(PDH)制丙烯成本优势明显,下游需求旺盛,自2016年来,丙烯价格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丙烯价格约在8200元/吨左右,同比增长23.31%;丙烯-丙烷价差达到3040元/吨,同比增长29.47%。2017年我国丙烯产量约2597万吨,进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14.84%,表观消费量为2906万吨,同比增长13.91%。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或导致短期PDH成本提升,对东华能源、海越股份、卫星石化等成本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国内进口替代较好的PC、PA66、有机硅、聚醚等产品也将有较大机会。


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战对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部分产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或者出口下降,但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利好行业龙头,同时加快国内进口替代。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中国征收关税,直接利好相关进口替代产品(详情下表):
WechatIMG107.jpeg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总体来看,中国若对美相关化工产品征税,将直接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国内同等产品,特别是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产品。其中美国进口量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如:二氯乙烷、苯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聚醚、环氧树脂等。
WechatIMG108.jpeg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美国对中国加税化工产品增多,但是多数与中国对美加税化工产品重叠,而重合的部分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或者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故相对来说,重合产品美国加税的影响远远小于中国加税影响。 从短期来看相关标的可能受损,但是长期来看,有望加速行业改革和布局,提高相关标的抗风险能力。


事件回顾
深夜反击!
中国决定对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北京时间6月15日晚间,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合计1102种产品,包括了与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计划有关的产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组涵盖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将于7月6日开征。第二组涉及16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进行进一步评估。

2)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3)中国外交部当天声明:“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点这里回顾涉及能源和化工的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清单

(综合中国化工报、综合央广网、21世界经济报道、买化塑研究院等报道)

【名单】最新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名单!

回复

项目管理zc12123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1521 次浏览 • 2018-08-07 19:32 • 来自相关话题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发展的路径在哪?

谈天论地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1 次浏览 • 2023-07-01 23:05 • 来自相关话题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查看全部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五大关键领域

谈天论地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51 次浏览 • 2021-06-01 14:03 • 来自相关话题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查看全部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新时期,行业企业如何做好协同设计?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66 次浏览 • 2021-04-06 14:04 • 来自相关话题

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问题分析与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敖翔 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设计已从初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发展中阶段,勘察设计院和软件开发商对协同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并研发出全新软件平台,为提高勘察设计院管理水平、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协同工作体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勘察设计院尤其是大型勘察设计院,有必要对传统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勘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明确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设计出全新的软件平台系统,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勘察设计院传统设计模式分析 专业种类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的不同,需要勘察设计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呈现出“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等特点。如果勘察设计过程中缺少沟通和协调,容易导致设计冲突出现,如不同专业管道在汇总时,会出现交叉碰撞,进而直接影响到设计进度和质量。以交通轨道工程为例,除了基本的高速公路之外,铁路、高铁、隧道等不同工程类型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存在差别,其结构功能也十分复杂,尤其是一些途经艰险山区的轨道工程,更是需要勘察设计院出动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地貌日益复杂,常位于道路、山边坡地、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可能涉及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堤防)、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等众多专业,需要多方联系。在铁路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车站与枢纽范围内各项设布置位置、数量和能力,以及车站咽喉、调车驼峰和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的构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里程丈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专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勘察工作;不同专业要及时交换数据,以保证精确程度,将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作为设计依据。 工作周期长,设计成果批次多 大型勘察设计院开展工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同一地区可能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交叉合作、实现协同设计。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其承包的项目多为大型或特大型项目,工程项目的整体体量大、时间跨度长,需要的技术力量较多;勘察设计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完成,并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提供服务;设计成果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风险,保证设计质量。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为例,在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以此勘探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岩土情况,需要不同专业勘探人员之间的精密配合,以此保证数据精确度。同时,随着隧道长度的延长、深度的加深,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不同专业之间使用的设计软件版本不同,其相关数据保存缺乏统一的标准,将直接对后续的统一应用带来严重阻碍。 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 除了上述两点内容外,大型勘察设计院中的勘察设计项目还具有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的特点。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和业主、施工部门、政府部门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协调工作都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过后,需要对勘察设计结果进行进一步修改,以此为后续的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以往勘察设计经验,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勘察设计变更问题。以城市轨道设计为例,要反复推敲地上和地下因素,优化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继而就会出现大量变化的勘探区域。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反复审核过程中,会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而在修改过程中,需要各专业共同协作,以减少修改次数。例如,在市区道路下,市政管线存在并排敷设或重叠多层敷设等情况,给水、热力、燃气等管线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探查,这就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次协调,反复探测及修改探查数据,确保探查的准确性。不仅是地下勘察问题,空中电缆、通信线路的探查也要倍加注意,同样需要多专业设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电线电压,对垂直和水平安全距离作出反复修改。 勘察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 设计过程人工协调工作不可控 在传统的勘察设计工作中,所有的协调工作由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完成,其中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来协调,整个过程存在的风险较多,质量无法保证。一是勘察设计的项目文件大部分存储于个人电脑,文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项目文件。不仅如此,每位勘察设计人员之间的习惯各不相同,多专业协调过程中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极易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返工现象;二是工程项目未来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在勘察设计数据基础之上,一旦数据不准确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还会降低工程效率,增大工程项目风险;三是勘察设计最终成果需要经过业主、施工单位、不同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反复讨论分析后确定,整体流程较为复杂,耗费时间较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计知识和经验较为分散 勘察设计项目中产生的文件和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包括项目规划路线、项目基本信息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大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数据较为分散,无法统一汇聚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继而出现数据长期“沉睡”问题。不仅如此,设计师文件也较为分散,勘察设计院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完整的项目文件,单独信息文件的复用率较低,项目知识文件的价值大大降低。项目文件是勘察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如若分散存储,不仅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影响。 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 目前,大型勘察设计院虽然拥有专业化、标准化的文件,但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无法使不同专业的工具在同一平台环境下完成工作。每名勘察设计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不仅会给多专业协同发展带来障碍,甚至导致勘察设计成本增加。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参数转换过程非常复杂,如在一张设计图中不同设计师在标准图框、比例以及标线等细节上存在差异,一些细微的误差都会对最终成果造成负面影响。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的缺失,不仅会影响项目文件的后续应用,还会给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验证造成阻碍,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不仅如此,目前勘察设计院普遍缺少统一的设计平台。由上可知,不同勘察人员之间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人员分开设计,最终导入到一个系统中,需要面对的修改量较大。在后续的统一设计中,可能还会面临多次切换的问题,加上一些软件的兼容性较差,极有可能导致一些设计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出现设计数据失真等现象。 勘察设计院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 了解自身需求 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会涉及到一些管理问题,如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维护等。因此,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过程中,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型勘察设计院要编制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此加快该技术在项目中的协同应用。以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的工作项目为例,该建筑项目面积较大,地下室和过江隧道为2至4层,开挖深度达6.7m至23.3m。该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在此情况下,项目工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协同设计技术,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分析项目施工所在地区的特点,建立模型、构建数据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而不仅仅是协作。 制定相应标准制度 总体而言,当前传统的勘察设计方案并未真正考虑工程项目本身,二者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势必将给项目实际施工带来直接影响。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落实协同设计。 现阶段,协同设计软件平台众多,但缺少统一标准制度,软件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完全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对此,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可行的制度,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大型勘察设计院积极研发应用协同设计技术。各大型勘察设计院可以出台相应的标准制度,引导有关人员主动投入到协同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去。 新时期,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空间数据技术、地质信息统计技术、工程项目建模技术等也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勘察工作和方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以此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自动化、专业化、系统化将是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著名勘察专家彭卫平带领他的勘探团队,基于广州地区的地层实际情况,收集了约30万个钻孔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工程地质信息系统,保证每一个勘察团队都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质特性。同时,他们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工作平台,真正实现了勘察设计工作的协同发展,为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协同设计体系 在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确定具体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是保证勘察流程科学合理、稳定落实的关键。例如,室外勘察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勘察信息质量。在进行室外勘察过程中,要基于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以有序开展专业化的勘察设计工作。 目前,可供大型勘察设计院采用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较少,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高质量的协同平台。以勘探点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勘探点的功能、场地以及岩层条件、样品等,科学选择具体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 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优化中,勘察设计人员作为核心参与者,提高其专业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型勘察设计院的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以某勘察设计协同平台为例,其利用SSL技术、P2P技术、多线程技术,不仅实现了多人同时对同一项目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变更、设计图纸的加密传输,对项目勘察设计计划模板进行管理,还实现了对设计文件审签流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质量表单在勘察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增加页面,在winsock和多线程技术的辅助下,数据传输速度明显提高。 从功能上看,该协同设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供互提资料、参考资料、设计文件模版及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二是设计文件签署流程的灵活定义;三是自动记录设计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处理信息;四是设计文件版本的自动产生及管理;五是设计复核卡片、审核卡片的在线填写;六是项目状态信息向相关人员实时发布;七是设计文件的在线批注;八是状态报告和问题报告的管理。 勘察设计院建立协同设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创新管理思路,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业务不断增加,勘察设计企业规模也随之壮大,出现了众多大型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系统性、复杂性的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及《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均指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行业。协同设计平台的出现,可以为大型勘察设计院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借助协同设计平台,使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覆盖勘察设计的各个流程,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个文件,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设计工作。 优化工作模式,便于设计人员协同生产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基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高质量落实协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设计质量。不仅如此,协同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协同平台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让项目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校对纠错,真正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是工程勘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协同设计工作系统的优劣会对勘察设计结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勘察设计工作本身难度较大、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工程覆盖面广、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借助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业务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实现二维设计文件和三维设计模型中的批量出图、电子标签等,协同设计软件中囊括了标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关系管理等要素,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线上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促进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 大型勘察设计院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成果。协同设计平台可以保留每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实现软件版本和设计环境的最大程度统一,实现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大型勘察设计院还是勘察设计人员,都将会享受到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杨得鸿.基于BIM3D模型的公路勘察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04):125-125. [2] 刘俊国.协同设计在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探讨与技术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00(005):223-224. [3] 陈雁南,甘帅,陈永涛.勘察设计企业基于CAD的二维协同生产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9,000(006):84-87. [4] 宋元斌,郭世勇,李志标,等.应用BIM实现通信信号协同设计方法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8,054(002):77-79. [5] 李寿兵.智能环境下的铁路勘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8,062(010):1-5,12. 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3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 查看全部
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问题分析与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敖翔

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设计已从初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发展中阶段,勘察设计院和软件开发商对协同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并研发出全新软件平台,为提高勘察设计院管理水平、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协同工作体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勘察设计院尤其是大型勘察设计院,有必要对传统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勘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明确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设计出全新的软件平台系统,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勘察设计院传统设计模式分析

专业种类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的不同,需要勘察设计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呈现出“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专业协同作业频繁”等特点。如果勘察设计过程中缺少沟通和协调,容易导致设计冲突出现,如不同专业管道在汇总时,会出现交叉碰撞,进而直接影响到设计进度和质量。以交通轨道工程为例,除了基本的高速公路之外,铁路、高铁、隧道等不同工程类型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存在差别,其结构功能也十分复杂,尤其是一些途经艰险山区的轨道工程,更是需要勘察设计院出动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地貌日益复杂,常位于道路、山边坡地、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可能涉及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堤防)、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等众多专业,需要多方联系。在铁路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车站与枢纽范围内各项设布置位置、数量和能力,以及车站咽喉、调车驼峰和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的构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里程丈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专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勘察工作;不同专业要及时交换数据,以保证精确程度,将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作为设计依据。

工作周期长,设计成果批次多

大型勘察设计院开展工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同一地区可能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交叉合作、实现协同设计。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其承包的项目多为大型或特大型项目,工程项目的整体体量大、时间跨度长,需要的技术力量较多;勘察设计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完成,并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提供服务;设计成果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风险,保证设计质量。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为例,在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以此勘探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岩土情况,需要不同专业勘探人员之间的精密配合,以此保证数据精确度。同时,随着隧道长度的延长、深度的加深,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不同专业之间使用的设计软件版本不同,其相关数据保存缺乏统一的标准,将直接对后续的统一应用带来严重阻碍。

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

除了上述两点内容外,大型勘察设计院中的勘察设计项目还具有设计需求变化快、修改涉及多专业的特点。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和业主、施工部门、政府部门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协调工作都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过后,需要对勘察设计结果进行进一步修改,以此为后续的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以往勘察设计经验,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勘察设计变更问题。以城市轨道设计为例,要反复推敲地上和地下因素,优化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继而就会出现大量变化的勘探区域。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反复审核过程中,会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而在修改过程中,需要各专业共同协作,以减少修改次数。例如,在市区道路下,市政管线存在并排敷设或重叠多层敷设等情况,给水、热力、燃气等管线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探查,这就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次协调,反复探测及修改探查数据,确保探查的准确性。不仅是地下勘察问题,空中电缆、通信线路的探查也要倍加注意,同样需要多专业设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电线电压,对垂直和水平安全距离作出反复修改。

勘察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

设计过程人工协调工作不可控

在传统的勘察设计工作中,所有的协调工作由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完成,其中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来协调,整个过程存在的风险较多,质量无法保证。一是勘察设计的项目文件大部分存储于个人电脑,文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项目文件。不仅如此,每位勘察设计人员之间的习惯各不相同,多专业协调过程中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极易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返工现象;二是工程项目未来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在勘察设计数据基础之上,一旦数据不准确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还会降低工程效率,增大工程项目风险;三是勘察设计最终成果需要经过业主、施工单位、不同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反复讨论分析后确定,整体流程较为复杂,耗费时间较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计知识和经验较为分散

勘察设计项目中产生的文件和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包括项目规划路线、项目基本信息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大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数据较为分散,无法统一汇聚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继而出现数据长期“沉睡”问题。不仅如此,设计师文件也较为分散,勘察设计院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完整的项目文件,单独信息文件的复用率较低,项目知识文件的价值大大降低。项目文件是勘察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如若分散存储,不仅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影响。

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

目前,大型勘察设计院虽然拥有专业化、标准化的文件,但缺少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无法使不同专业的工具在同一平台环境下完成工作。每名勘察设计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不仅会给多专业协同发展带来障碍,甚至导致勘察设计成本增加。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参数转换过程非常复杂,如在一张设计图中不同设计师在标准图框、比例以及标线等细节上存在差异,一些细微的误差都会对最终成果造成负面影响。专业集中化的协同设计工具的缺失,不仅会影响项目文件的后续应用,还会给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验证造成阻碍,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不仅如此,目前勘察设计院普遍缺少统一的设计平台。由上可知,不同勘察人员之间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人员分开设计,最终导入到一个系统中,需要面对的修改量较大。在后续的统一设计中,可能还会面临多次切换的问题,加上一些软件的兼容性较差,极有可能导致一些设计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出现设计数据失真等现象。


勘察设计院高效协同设计的实施路径

了解自身需求

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会涉及到一些管理问题,如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维护等。因此,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过程中,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型勘察设计院要编制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此加快该技术在项目中的协同应用。以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的工作项目为例,该建筑项目面积较大,地下室和过江隧道为2至4层,开挖深度达6.7m至23.3m。该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在此情况下,项目工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协同设计技术,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分析项目施工所在地区的特点,建立模型、构建数据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而不仅仅是协作。

制定相应标准制度

总体而言,当前传统的勘察设计方案并未真正考虑工程项目本身,二者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势必将给项目实际施工带来直接影响。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落实协同设计。

现阶段,协同设计软件平台众多,但缺少统一标准制度,软件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完全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对此,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可行的制度,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大型勘察设计院积极研发应用协同设计技术。各大型勘察设计院可以出台相应的标准制度,引导有关人员主动投入到协同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去。

新时期,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空间数据技术、地质信息统计技术、工程项目建模技术等也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勘察工作和方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以此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自动化、专业化、系统化将是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著名勘察专家彭卫平带领他的勘探团队,基于广州地区的地层实际情况,收集了约30万个钻孔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工程地质信息系统,保证每一个勘察团队都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质特性。同时,他们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工作平台,真正实现了勘察设计工作的协同发展,为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协同设计体系

在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确定具体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是保证勘察流程科学合理、稳定落实的关键。例如,室外勘察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勘察信息质量。在进行室外勘察过程中,要基于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以有序开展专业化的勘察设计工作。

目前,可供大型勘察设计院采用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较少,大型勘察设计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高质量的协同平台。以勘探点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勘探点的功能、场地以及岩层条件、样品等,科学选择具体的协同勘察设计系统平台。

在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优化中,勘察设计人员作为核心参与者,提高其专业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型勘察设计院的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以某勘察设计协同平台为例,其利用SSL技术、P2P技术、多线程技术,不仅实现了多人同时对同一项目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变更、设计图纸的加密传输,对项目勘察设计计划模板进行管理,还实现了对设计文件审签流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质量表单在勘察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增加页面,在winsock和多线程技术的辅助下,数据传输速度明显提高。

从功能上看,该协同设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供互提资料、参考资料、设计文件模版及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二是设计文件签署流程的灵活定义;三是自动记录设计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处理信息;四是设计文件版本的自动产生及管理;五是设计复核卡片、审核卡片的在线填写;六是项目状态信息向相关人员实时发布;七是设计文件的在线批注;八是状态报告和问题报告的管理。

勘察设计院建立协同设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创新管理思路,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业务不断增加,勘察设计企业规模也随之壮大,出现了众多大型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系统性、复杂性的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及《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均指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行业。协同设计平台的出现,可以为大型勘察设计院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借助协同设计平台,使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覆盖勘察设计的各个流程,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个文件,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设计工作。

优化工作模式,便于设计人员协同生产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基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高质量落实协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设计质量。不仅如此,协同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协同平台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让项目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校对纠错,真正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是工程勘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协同设计工作系统的优劣会对勘察设计结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勘察设计工作本身难度较大、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工程覆盖面广、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借助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业务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实现二维设计文件和三维设计模型中的批量出图、电子标签等,协同设计软件中囊括了标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关系管理等要素,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线上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促进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

大型勘察设计院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成果。协同设计平台可以保留每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实现软件版本和设计环境的最大程度统一,实现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大型勘察设计院还是勘察设计人员,都将会享受到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杨得鸿.基于BIM3D模型的公路勘察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04):125-125.
[2] 刘俊国.协同设计在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探讨与技术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00(005):223-224.
[3] 陈雁南,甘帅,陈永涛.勘察设计企业基于CAD的二维协同生产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9,000(006):84-87.
[4] 宋元斌,郭世勇,李志标,等.应用BIM实现通信信号协同设计方法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8,054(002):77-79.
[5] 李寿兵.智能环境下的铁路勘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8,062(010):1-5,12.
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3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

2018年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发布,中国天辰上升至88名!

默认分类KQ大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01 次浏览 • 2018-07-17 09:17 • 来自相关话题

Key to type of firm A-architect; E-engineer; EC-engineer-contractor; AE-architect-engineer; EA-engineer-architect; ENV-environmental; GE-geotechnical engineer; L-landscape architect; P-planner; O-other. Other combinations possible. Firms classified themselves. 来源:ENR官网 任务众包、网络工作室、线下工作室、工程实习、企业降本利器、招聘服务、找工作 查看全部
ENR_TL2018LOGO_225_blank.jp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1-100.pn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101-200.png

ENR-2018-Top-225-International-Design-Firms-201-225.png

Key to type of firm A-architect; E-engineer; EC-engineer-contractor; AE-architect-engineer; EA-engineer-architect; ENV-environmental; GE-geotechnical engineer; L-landscape architect; P-planner; O-other. Other combinations possible. Firms classified themselves.
来源:ENR官网
任务众包网络工作室线下工作室工程实习企业降本利器招聘服务找工作

刚刚,2018年ENR设计150强发布,中国21家公司上榜,长江设计院新晋,苏交科进步最大

默认分类KQ大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45 次浏览 • 2018-07-17 08:58 • 来自相关话题

刚刚,ENR(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发布了2018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名单,它是对全世界的工程设计企业在2017年的设计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外)进行排名得到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有哪些企业入围,它们在过去1年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中所处的地位。(最后为不断进步的企业点个赞!) 1、中国企业在全球设计市场上总体表现平稳 入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中国企业有: 2018年,21家 2017年,21家 2016年,20家 2015年,20家 其中,有18家中国企业挤进前100名,比2017年增加了2家。 2、市场变幻莫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家企业排名上升:进步最大的是苏交科,上升了33个名次,其次是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进了22个名次,进步第三大的是北京城建集团,进步了19个名次。 4家企业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名次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城建集团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下降了39名、13名。 1家企业新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位列第84名。 2家企业名次不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2、4名。 1家企业落榜: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去年其排名就已经在下降1位,降至120名,今年的150强榜单和225强榜单都未见其踪影。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入围中国企业 注:正数表示排名上升,负数表示排名下降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完整名单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查看全部
刚刚,ENR(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发布了2018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名单,它是对全世界的工程设计企业在2017年的设计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外)进行排名得到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有哪些企业入围,它们在过去1年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中所处的地位。(最后为不断进步的企业点个赞!)
ENR_TL2018LOGO_150_blank.jpg

1、中国企业在全球设计市场上总体表现平稳


入围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中国企业有:

2018年,21家

2017年,21家

2016年,20家

2015年,20家

其中,有18家中国企业挤进前100名,比2017年增加了2家。

2、市场变幻莫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家企业排名上升:进步最大的是苏交科,上升了33个名次,其次是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进了22个名次,进步第三大的是北京城建集团,进步了19个名次。

4家企业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名次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城建集团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下降了39名、13名。

1家企业新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位列第84名。

2家企业名次不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2、4名。

1家企业落榜: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去年其排名就已经在下降1位,降至120名,今年的150强榜单和225强榜单都未见其踪影。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入围中国企业
1F27FACE-B415-4B7F-A594-338824923710.png

注:正数表示排名上升,负数表示排名下降

2018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完整名单
12121.png

71.png

12122.png

134.png

12123.png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为什么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角度)

默认分类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55 次浏览 • 2018-07-11 19:21 • 来自相关话题

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什么这么说?本文主要从社会、行业层面进行分析。 从建国初期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到如今,已经70余年了。直到今天,建筑工业化才算是真正成为全民追捧的宠儿,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想加入进来。当前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行业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不同的是建筑工业化这个围城现在的情况是:在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在外面的拼命想挤进去,不管是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还是行业内的、行业外的,都是拼命地想挤进去。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对建筑工业化这么痴迷呢?原因主要有三: 1、抓住政策红利 众所周知,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2016年以来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加码。国务院、住建部发布的若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和“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指出各省市应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央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必须确保一定比例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设; (2)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产业化试点项目,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化项目、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产业化专用设备的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缓优惠等等; (3)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销售予以优惠鼓励。如将产业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在商品房预销售环节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面积奖励等; (4)通过税收金融政策予以扶持。如将构配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部分城市还提出对产业化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政策; (5)大力鼓励发展成品住宅。各地积极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开发企业对全装修住宅负责保修,并逐步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 (6)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之路可以看到,政策的大力推动势必会将这一行业推上风口。任何企业只要进入风口,都能分得一杯羹,这就是所谓“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众多企业纷纷想挤进来,成为第一批享受政策红利的人。 2、保护既有市场 对于当前处于建筑业一线地位的建筑企业来说,装配式建筑发展这条路似乎除了想尽办法进入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1)建筑工业化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一旦没有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未来自己在建筑企业的优势地位就会丧失。目前建筑业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约每年50亿平方米,这样的数据已到“峰顶”,未来会逐步下调,若未来5-10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以每年2-3亿平方米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之后,每年的新开工面积将稳定在3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这其中的30%用装配式的方式来建造的话,那么装配式建筑的开工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若以20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预计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2万亿元。即使我们按照平均30%的单体预制率来计算,纯粹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市场规模也有6000亿元。这个数据有多大?他基本接近中国最大的2家建筑企业——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2017年营业收入之和。这么大的市场一旦丢失,将可能直接影响当前身处一线的建筑企业地位。 (2)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两年来,工程总承包作为促进工程建筑提质增效、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同年,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倡导建设单位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因此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将是大型建筑企业扩大规模、占领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然要求全产业链协同,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因此我们看到,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的情况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是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发展、提升工程总承包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据估计,视装配率的高低不同,构件收入拉动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比例在1:5到1:15之间,拉动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比例还要更高。 所以,对于部分建筑企业来说,不管是为了维持当前的企业地位不变,还是为了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建筑工业化都必须进。 3、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装配式建筑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建筑占全国建筑总量尚不1%。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从1%到30%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任何新兴市场而言,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最有可能占领这个市场。而对于建筑工业化,抢得头筹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建筑工业化的市场集中度比传统建筑模式要高,国内传统领域的建筑企业有8万多家,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做总包的企业约800家左右,二者相差近100倍。这就意味着如果建筑企业没在此时处于初期的时候进入市场,那么未来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再次进入了。 近年来,许多传统建筑企业纷纷布局建筑工业化,建立起多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筑工业化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竞争。目前中建科技、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大型PC企业纷纷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凭借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积累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等迅速扩张。其中,中建科技已在全国12个区域进行投资布局,2015年与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绿色建筑产业园,可年生产预制构件20万立方米;远大住工通过联合发展模式目前已落户长三角、华东、西南、东北等全国80座城市;中民筑友已在10多个城市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比传统模式的竞争更加激烈。 进入一个行业的最佳时间点莫过于市场爆发的前夜,既不用为等待市场机会而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又能抓住迅速凸显的市场机会。在政策强力推动的今天,任何犹豫、迟疑,也许都会丢失最佳的进入时机。事实上,现在准备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数量很多,方式多样,思路不断创新,再有迟疑,则装配式建筑市场已经万紫千红,那时也许已经太迟。 来源:建筑前沿 查看全部
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什么这么说?本文主要从社会、行业层面进行分析。

从建国初期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到如今,已经70余年了。直到今天,建筑工业化才算是真正成为全民追捧的宠儿,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想加入进来。当前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行业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不同的是建筑工业化这个围城现在的情况是:在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在外面的拼命想挤进去,不管是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还是行业内的、行业外的,都是拼命地想挤进去。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对建筑工业化这么痴迷呢?原因主要有三:

1、抓住政策红利

众所周知,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2016年以来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加码。国务院、住建部发布的若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和“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指出各省市应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央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必须确保一定比例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设;

(2)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产业化试点项目,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化项目、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产业化专用设备的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缓优惠等等;

(3)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销售予以优惠鼓励。如将产业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在商品房预销售环节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面积奖励等;

(4)通过税收金融政策予以扶持。如将构配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部分城市还提出对产业化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政策;

(5)大力鼓励发展成品住宅。各地积极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开发企业对全装修住宅负责保修,并逐步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

(6)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之路可以看到,政策的大力推动势必会将这一行业推上风口。任何企业只要进入风口,都能分得一杯羹,这就是所谓“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众多企业纷纷想挤进来,成为第一批享受政策红利的人。

2、保护既有市场

对于当前处于建筑业一线地位的建筑企业来说,装配式建筑发展这条路似乎除了想尽办法进入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1)建筑工业化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一旦没有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未来自己在建筑企业的优势地位就会丧失。目前建筑业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约每年50亿平方米,这样的数据已到“峰顶”,未来会逐步下调,若未来5-10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以每年2-3亿平方米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之后,每年的新开工面积将稳定在3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这其中的30%用装配式的方式来建造的话,那么装配式建筑的开工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若以20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预计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2万亿元。即使我们按照平均30%的单体预制率来计算,纯粹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市场规模也有6000亿元。这个数据有多大?他基本接近中国最大的2家建筑企业——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2017年营业收入之和。这么大的市场一旦丢失,将可能直接影响当前身处一线的建筑企业地位。

(2)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两年来,工程总承包作为促进工程建筑提质增效、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同年,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倡导建设单位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因此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将是大型建筑企业扩大规模、占领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然要求全产业链协同,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因此我们看到,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的情况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是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发展、提升工程总承包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据估计,视装配率的高低不同,构件收入拉动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比例在1:5到1:15之间,拉动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比例还要更高。

所以,对于部分建筑企业来说,不管是为了维持当前的企业地位不变,还是为了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带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建筑工业化都必须进。

3、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装配式建筑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建筑占全国建筑总量尚不1%。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从1%到30%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任何新兴市场而言,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最有可能占领这个市场。而对于建筑工业化,抢得头筹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建筑工业化的市场集中度比传统建筑模式要高,国内传统领域的建筑企业有8万多家,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做总包的企业约800家左右,二者相差近100倍。这就意味着如果建筑企业没在此时处于初期的时候进入市场,那么未来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再次进入了。

近年来,许多传统建筑企业纷纷布局建筑工业化,建立起多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筑工业化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竞争。目前中建科技、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大型PC企业纷纷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凭借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积累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等迅速扩张。其中,中建科技已在全国12个区域进行投资布局,2015年与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绿色建筑产业园,可年生产预制构件20万立方米;远大住工通过联合发展模式目前已落户长三角、华东、西南、东北等全国80座城市;中民筑友已在10多个城市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比传统模式的竞争更加激烈。

进入一个行业的最佳时间点莫过于市场爆发的前夜,既不用为等待市场机会而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又能抓住迅速凸显的市场机会。在政策强力推动的今天,任何犹豫、迟疑,也许都会丢失最佳的进入时机。事实上,现在准备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数量很多,方式多样,思路不断创新,再有迟疑,则装配式建筑市场已经万紫千红,那时也许已经太迟。
来源:建筑前沿
装配式建筑.jpeg

图解: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谁被点名了?(名单一览)来自人民网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28 次浏览 • 2018-07-11 18:29 • 来自相关话题

1C9FC3F1-6FEA-4D06-854F-F96A81D54008.jpeg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含化工能源品108项!(附清单)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99 次浏览 • 2018-07-07 22:52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在消息曝出之后,美国股指期货下跌,富时100和欧洲斯托克600逆转涨势,汇市:美元指数走低,最低下挫至94.67。 北京时间今天(6月16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其中包含化工品、能源产品等108项商品(实施时间另行公告),详见清单: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解读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中方坚决反对。 美方对我上千种、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将实质性改变这些商品的对美贸易条件,影响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此,对于美方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上述紧急情况,中方按照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授权,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注意到,美方发表声明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将继续追加额外关税。对此,中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查看全部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在消息曝出之后,美国股指期货下跌,富时100和欧洲斯托克600逆转涨势,汇市:美元指数走低,最低下挫至94.67。

北京时间今天(6月16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其中包含化工品、能源产品等108项商品(实施时间另行公告),详见清单:
WechatIMG109.jpeg

WechatIMG110.jpeg

WechatIMG111.jpeg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解读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中方坚决反对。

美方对我上千种、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将实质性改变这些商品的对美贸易条件,影响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此,对于美方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上述紧急情况,中方按照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授权,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注意到,美方发表声明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将继续追加额外关税。对此,中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头条】第一枪已打响!中美贸易摩擦会显著影响石化业!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58 次浏览 • 2018-07-07 22:42 • 来自相关话题

6日,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在中国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中方理所当然作出必要反击。我们也有决心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正式实施的征税措施追加起诉。 中美贸易战显著影响石化业 在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伍德麦肯兹公司分析师指出,美中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对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  首先,美国原油出口业务将受冲击。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亚洲炼油业务的高级经理Suresh Sivanandam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约为30万桶/日,占到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逾20%。这表明,中国是美国原油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而且初步迹象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量将更多,因为美国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二季度扩大,这令美国原油出口亚洲市场的套利吸引力更大。  同时,美国加大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中国国内原油产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炼油产能日益增加。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基于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到202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将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两倍。“因此,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将影响美中贸易,并给我们的中期预测增加一个重大的下行风险。尽管中国可以从西非等地获得可以替代美国原油的原油资源,因为西非的原油在品质上与美国原油相同,但美国将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一样大的替代市场。”Sivanandam指出。  其次,一些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将发生改变。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烯烃化学品研究的副总裁Joel Lindahl表示,刚开始,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对于美国丙烷出口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中国需要时间来寻找丙烷的替代来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烷出口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丙烷供应增长引擎,尤其是在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的时候。去年美国丙烷产量增长乏力取消多批次出口货物造成全球丙烷价格大涨。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瞄准欧洲的蒸汽裂解装置和丙烷脱氢装置对丙烷的需求,而中国则主要将从中东地区进口丙烷。  伍德麦肯兹公司进一步指出,加征关税的措施对美国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出口也将带来冲击。中东生产商将抢占中国进口聚乙烯市场的份额。与此同时,中东生产商在欧洲和非洲的市场将受到来自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如果美国生产商执意要出口中国市场,那么必须要比其他国家的货物降价200美元/吨才具有竞争力。 哪些产品将直接受益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对我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第一批清单主要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第二批清单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PE、PP、PIB、PS、SAN、ABS、PVC、POM、PMMA、PVA、PET、PTFE及含氟聚等。从这些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定性分析,买化塑研究院认为影响相对较大的是轮胎行业。 作为回应,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第一批清单无化工品,第二批主要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涉及改性乙醇、聚酰胺66切片、丙烯腈、聚碳酸酯等多类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丙烷、丁烷、液化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丙烯腈、非离子有机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物、聚醚、环氧树脂、PE、PVC 、PC、PET、PA66、有机硅、润滑剂、贵金属催化剂等。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从产品规模看,占比最大的是丙烷,而丙烷脱氢制丙烯(PDH)是国内近年发展较快的领域。丙烷脱氢(PDH)制丙烯成本优势明显,下游需求旺盛,自2016年来,丙烯价格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丙烯价格约在8200元/吨左右,同比增长23.31%;丙烯-丙烷价差达到3040元/吨,同比增长29.47%。2017年我国丙烯产量约2597万吨,进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14.84%,表观消费量为2906万吨,同比增长13.91%。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或导致短期PDH成本提升,对东华能源、海越股份、卫星石化等成本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国内进口替代较好的PC、PA66、有机硅、聚醚等产品也将有较大机会。 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战对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部分产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或者出口下降,但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利好行业龙头,同时加快国内进口替代。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中国征收关税,直接利好相关进口替代产品(详情下表):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总体来看,中国若对美相关化工产品征税,将直接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国内同等产品,特别是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产品。其中美国进口量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如:二氯乙烷、苯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聚醚、环氧树脂等。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美国对中国加税化工产品增多,但是多数与中国对美加税化工产品重叠,而重合的部分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或者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故相对来说,重合产品美国加税的影响远远小于中国加税影响。 从短期来看相关标的可能受损,但是长期来看,有望加速行业改革和布局,提高相关标的抗风险能力。 事件回顾 深夜反击! 中国决定对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北京时间6月15日晚间,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合计1102种产品,包括了与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计划有关的产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组涵盖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将于7月6日开征。第二组涉及16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进行进一步评估。 2)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3)中国外交部当天声明:“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点这里回顾涉及能源和化工的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清单 (综合中国化工报、综合央广网、21世界经济报道、买化塑研究院等报道) 查看全部
6日,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O-PV-hexfcvm3549733.jpg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在中国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中方理所当然作出必要反击。我们也有决心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正式实施的征税措施追加起诉。


中美贸易战显著影响石化业


在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伍德麦肯兹公司分析师指出,美中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对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 


首先,美国原油出口业务将受冲击。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亚洲炼油业务的高级经理Suresh Sivanandam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约为30万桶/日,占到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逾20%。这表明,中国是美国原油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而且初步迹象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量将更多,因为美国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二季度扩大,这令美国原油出口亚洲市场的套利吸引力更大。 


同时,美国加大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中国国内原油产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炼油产能日益增加。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基于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到202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将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两倍。“因此,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将影响美中贸易,并给我们的中期预测增加一个重大的下行风险。尽管中国可以从西非等地获得可以替代美国原油的原油资源,因为西非的原油在品质上与美国原油相同,但美国将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一样大的替代市场。”Sivanandam指出。 


其次,一些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将发生改变。伍德麦肯兹公司负责烯烃化学品研究的副总裁Joel Lindahl表示,刚开始,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对于美国丙烷出口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中国需要时间来寻找丙烷的替代来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烷出口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丙烷供应增长引擎,尤其是在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的时候。去年美国丙烷产量增长乏力取消多批次出口货物造成全球丙烷价格大涨。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瞄准欧洲的蒸汽裂解装置和丙烷脱氢装置对丙烷的需求,而中国则主要将从中东地区进口丙烷。 


伍德麦肯兹公司进一步指出,加征关税的措施对美国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出口也将带来冲击。中东生产商将抢占中国进口聚乙烯市场的份额。与此同时,中东生产商在欧洲和非洲的市场将受到来自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如果美国生产商执意要出口中国市场,那么必须要比其他国家的货物降价200美元/吨才具有竞争力。


哪些产品将直接受益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对我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第一批清单主要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第二批清单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PE、PP、PIB、PS、SAN、ABS、PVC、POM、PMMA、PVA、PET、PTFE及含氟聚等。从这些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定性分析,买化塑研究院认为影响相对较大的是轮胎行业。

作为回应,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第一批清单无化工品,第二批主要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涉及改性乙醇、聚酰胺66切片、丙烯腈、聚碳酸酯等多类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丙烷、丁烷、液化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丙烯腈、非离子有机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物、聚醚、环氧树脂、PE、PVC 、PC、PET、PA66、有机硅、润滑剂、贵金属催化剂等。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从产品规模看,占比最大的是丙烷,而丙烷脱氢制丙烯(PDH)是国内近年发展较快的领域。丙烷脱氢(PDH)制丙烯成本优势明显,下游需求旺盛,自2016年来,丙烯价格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丙烯价格约在8200元/吨左右,同比增长23.31%;丙烯-丙烷价差达到3040元/吨,同比增长29.47%。2017年我国丙烯产量约2597万吨,进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14.84%,表观消费量为2906万吨,同比增长13.91%。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或导致短期PDH成本提升,对东华能源、海越股份、卫星石化等成本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国内进口替代较好的PC、PA66、有机硅、聚醚等产品也将有较大机会。


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战对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部分产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或者出口下降,但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利好行业龙头,同时加快国内进口替代。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中国征收关税,直接利好相关进口替代产品(详情下表):
WechatIMG107.jpeg

买化塑研究院表示,总体来看,中国若对美相关化工产品征税,将直接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国内同等产品,特别是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产品。其中美国进口量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如:二氯乙烷、苯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聚醚、环氧树脂等。
WechatIMG108.jpeg

买化塑研究院认为,美国对中国加税化工产品增多,但是多数与中国对美加税化工产品重叠,而重合的部分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或者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故相对来说,重合产品美国加税的影响远远小于中国加税影响。 从短期来看相关标的可能受损,但是长期来看,有望加速行业改革和布局,提高相关标的抗风险能力。


事件回顾
深夜反击!
中国决定对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北京时间6月15日晚间,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合计1102种产品,包括了与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计划有关的产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组涵盖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将于7月6日开征。第二组涉及16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进行进一步评估。

2)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3)中国外交部当天声明:“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点这里回顾涉及能源和化工的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清单

(综合中国化工报、综合央广网、21世界经济报道、买化塑研究院等报道)

独家解读 |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如何助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默认分类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70 次浏览 • 2018-07-04 15:34 • 来自相关话题

国务院日前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等,引发高度关注。 如何认识《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与以往的行动计划相比呈现出哪些创新和亮点?落实好《行动计划》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总体治理思路更加系统 《行动计划》的出台,意义和影响都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治理效果明显,但环境形势仍然严峻,要走出“靠天吃饭”的阶段仍然任重道远。 6月20日,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强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具体行动,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行动计划》将作为这3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指南,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3年内在改善空气质量、补齐小康短板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其中所提出的重点领域和手段都是具体指向目前大气环境管理中的突出短板或主要挑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说。 《行动计划》与“大气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规定进行了充分衔接,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行动计划》在总结“大气十条”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系统的总体治理思路,即“四个四”(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项明显),这决定了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正在向纵深推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行动计划》在名称上与“大气十条”做了一个递进和承接,表明接下来的行动由污染治理向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转变。包存宽说:“5年的治理说明蓝天是能够实现并且已经实现,但是目前还不稳定,让蓝天白云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状态,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结构性调整力度更大 《行动计划》“四个四”的总体思路作为总体框架,清晰地回答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应该怎么打的问题。“四个重点”明确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区域,而四大结构性问题的调整触及到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根源性层面。 “‘大气十条’重拳出击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行动计划》加上了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这是调整力度加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的下一个突破点。”彭应登表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后,移动源的治理进入新阶段。随后,针对柴油货车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被提上日程,《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尘埃落定。同时,货物运输结构调整、车船结构调整、油品质量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 “用地结构”在《行动计划》首次提出,看似是新名词,但其内涵并不陌生,包含沙尘污染、裸露矿山、秸秆焚烧以及农业源氨排放的治理。 雷宇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工业点源和移动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化,各类扬尘、秸秆焚烧、农业氨等面源污染对PM2.5污染的贡献进一步凸显。今年4月以来,全国经历了3次大范围沙尘,明显多于去年同期。矿山尤其是露天矿山的粗放开发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秸秆露天焚烧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夏秋季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氨在大气中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使得PM2.5浓度升高,而养殖业和种植业是我国大气氨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在全国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在80%左右。 由此可见,《行动计划》将用地结构作为四大结构之一,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区域联防联控作为“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建立起的有效机制,在“四项支撑”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提出“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彭应登表示,从“协作”到“领导”的转变,体现了一个更高级别管理机制的形成,成为一根强有力的纽带,以有效加强地区各方面的协调合作。 责任落实体系更加具体 《行动计划》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放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要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 可以看到,《行动计划》每一条措施末尾,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让人眼前一亮。“通过明确具体措施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有助于各部门牢固树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识,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体系,从而推动社会各界统一思想,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和措施,最终打赢蓝天保卫战。”雷宇强调。 《行动计划》明确了要深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提出要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中央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的重要内容,并针对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夯实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 彭应登表示,接下来,中央环保督察的持续开展仍然是压实地方责任的重要措施,但仅有这把利剑还不够,还需要六大督察局和地方各级环保督查中心作为辅助和补充。此外,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媒体在污染治理过程中承担了曝光和后续监督的作用,使得一系列重大污染案件得到社会关注,也为执法提供了线索。 包存宽认为,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特征明显,大到一个区域的整体污染,小到一家企业的无组织排放,不同尺度的污染问题对应到由哪一级政府负责应进一步明确,从而形成高效的响应机制。 包存宽说,目前的追责问责大多是在程序性层面,如何彻底扭转地方政府的观念,从源头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自觉性意识,以发展经济的智慧去治理环境,才是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之策。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米西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03/content_5303158.htm   查看全部
国务院日前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等,引发高度关注。
蓝天保卫战.png

如何认识《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与以往的行动计划相比呈现出哪些创新和亮点?落实好《行动计划》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总体治理思路更加系统

《行动计划》的出台,意义和影响都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治理效果明显,但环境形势仍然严峻,要走出“靠天吃饭”的阶段仍然任重道远。

6月20日,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强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具体行动,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行动计划》将作为这3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指南,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3年内在改善空气质量、补齐小康短板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其中所提出的重点领域和手段都是具体指向目前大气环境管理中的突出短板或主要挑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说。

《行动计划》与“大气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规定进行了充分衔接,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行动计划》在总结“大气十条”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系统的总体治理思路,即“四个四”(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项明显),这决定了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正在向纵深推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行动计划》在名称上与“大气十条”做了一个递进和承接,表明接下来的行动由污染治理向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转变。包存宽说:“5年的治理说明蓝天是能够实现并且已经实现,但是目前还不稳定,让蓝天白云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状态,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结构性调整力度更大

《行动计划》“四个四”的总体思路作为总体框架,清晰地回答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应该怎么打的问题。“四个重点”明确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区域,而四大结构性问题的调整触及到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根源性层面。

“‘大气十条’重拳出击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行动计划》加上了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这是调整力度加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的下一个突破点。”彭应登表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后,移动源的治理进入新阶段。随后,针对柴油货车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被提上日程,《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尘埃落定。同时,货物运输结构调整、车船结构调整、油品质量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

“用地结构”在《行动计划》首次提出,看似是新名词,但其内涵并不陌生,包含沙尘污染、裸露矿山、秸秆焚烧以及农业源氨排放的治理。

雷宇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工业点源和移动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化,各类扬尘、秸秆焚烧、农业氨等面源污染对PM2.5污染的贡献进一步凸显。今年4月以来,全国经历了3次大范围沙尘,明显多于去年同期。矿山尤其是露天矿山的粗放开发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秸秆露天焚烧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夏秋季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氨在大气中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使得PM2.5浓度升高,而养殖业和种植业是我国大气氨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在全国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在80%左右。

由此可见,《行动计划》将用地结构作为四大结构之一,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区域联防联控作为“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建立起的有效机制,在“四项支撑”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提出“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彭应登表示,从“协作”到“领导”的转变,体现了一个更高级别管理机制的形成,成为一根强有力的纽带,以有效加强地区各方面的协调合作。

责任落实体系更加具体

《行动计划》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放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要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

可以看到,《行动计划》每一条措施末尾,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让人眼前一亮。“通过明确具体措施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有助于各部门牢固树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识,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体系,从而推动社会各界统一思想,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和措施,最终打赢蓝天保卫战。”雷宇强调。

《行动计划》明确了要深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提出要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中央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的重要内容,并针对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夯实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

彭应登表示,接下来,中央环保督察的持续开展仍然是压实地方责任的重要措施,但仅有这把利剑还不够,还需要六大督察局和地方各级环保督查中心作为辅助和补充。此外,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媒体在污染治理过程中承担了曝光和后续监督的作用,使得一系列重大污染案件得到社会关注,也为执法提供了线索。

包存宽认为,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特征明显,大到一个区域的整体污染,小到一家企业的无组织排放,不同尺度的污染问题对应到由哪一级政府负责应进一步明确,从而形成高效的响应机制。

包存宽说,目前的追责问责大多是在程序性层面,如何彻底扭转地方政府的观念,从源头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自觉性意识,以发展经济的智慧去治理环境,才是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之策。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米西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03/content_5303158.htm  
天津话梅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5007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