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话梅糖工程服务众包平台!

202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发布!设计收入同比减少2.0%、工程总承包收入同比增长12.6%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5 次浏览 • 2023-11-16 16:08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从企业总体情况、从业人员情况、业务情况、财务情况、科技进步情况5个方面,对2022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基本数据进行统计。 根据公报,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89148.3亿元,净利润2794.3亿元。其中,工程勘察收入1077.7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3%;工程设计收入5629.3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0%;工程总承包收入450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6%;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01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2%。 原文如下 202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 根据工程勘察设计统计调查制度有关规定,我部对2022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现公布如下: 一、企业总体情况 2022年,全国共有27611个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参加了统计。其中,工程勘察企业2885个,占10.4%;工程设计企业24726个,占89.6%。 二、从业人员情况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88万人。其中,从事勘察的人员16.2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1.0%;从事设计的人员108.6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0.5%。 年末专业技术人员235.5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3.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7.1%;具有中级职称人员84.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4.7%。 三、业务情况 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工程勘察新签合同额合计1489.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6%。 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合计72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0.9%。其中,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2142.7亿元,市政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1078.6亿元。 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合计65780.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3.6%。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25575.5亿元,市政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8266.9亿元。 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合计135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1%。 四、财务情况 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89148.3亿元,净利润2794.3亿元。其中,工程勘察收入1077.7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3%;工程设计收入5629.3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0%;工程总承包收入450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6%;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01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2%。 五、科技进步情况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2594.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1%;企业累计拥有专利47.3万项,与上年相比增长23.8%;企业累计拥有专有技术8.6万项,与上年相比增长13.2%。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官网 查看全部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从企业总体情况、从业人员情况、业务情况、财务情况、科技进步情况5个方面,对2022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基本数据进行统计。

根据公报,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89148.3亿元,净利润2794.3亿元。其中,工程勘察收入1077.7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3%;工程设计收入5629.3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0%;工程总承包收入450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6%;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01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2%。

原文如下
WechatIMG2230.jpg

202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

根据工程勘察设计统计调查制度有关规定,我部对2022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现公布如下:

一、企业总体情况

2022年,全国共有27611个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参加了统计。其中,工程勘察企业2885个,占10.4%;工程设计企业24726个,占89.6%。

二、从业人员情况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88万人。其中,从事勘察的人员16.2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1.0%;从事设计的人员108.6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0.5%。

年末专业技术人员235.5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3.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7.1%;具有中级职称人员84.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4.7%。

三、业务情况

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工程勘察新签合同额合计1489.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6%。

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合计72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0.9%。其中,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2142.7亿元,市政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1078.6亿元。

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合计65780.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3.6%。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25575.5亿元,市政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8266.9亿元。

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合计135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1%。

四、财务情况

2022年,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89148.3亿元,净利润2794.3亿元。其中,工程勘察收入1077.7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3%;工程设计收入5629.3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0%;工程总承包收入45077.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6%;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01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2%。

五、科技进步情况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2594.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1%;企业累计拥有专利47.3万项,与上年相比增长23.8%;企业累计拥有专有技术8.6万项,与上年相比增长13.2%。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官网

新形势下,工程设计公司该何去何从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3 次浏览 • 2023-11-10 09:09 • 来自相关话题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竞争和挑战也在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工程设计公司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变革。 一、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放,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还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客户需求多元化:客户对工程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高质量的设计成果,还希望获得更全面的前期咨询、后期施工等一体化服务。这对工程设计公司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工程设计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二、工程设计公司的应对策略 强化核心竞争力:工程设计公司应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和技术实力,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打造高素质的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拓展业务领域: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工程设计公司应该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绿色建筑、智慧城市、新能源等新兴市场。通过跨界合作和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抢占市场先机。 推动数字化转型:工程设计公司应该紧跟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建设对于工程设计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工程设计公司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力量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 三、结语 新形势下的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加强品牌建设等应对策略,工程设计公司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查看全部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竞争和挑战也在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工程设计公司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变革。

一、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放,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还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客户需求多元化:客户对工程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高质量的设计成果,还希望获得更全面的前期咨询、后期施工等一体化服务。这对工程设计公司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工程设计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二、工程设计公司的应对策略

强化核心竞争力:工程设计公司应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和技术实力,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打造高素质的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拓展业务领域: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工程设计公司应该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绿色建筑、智慧城市、新能源等新兴市场。通过跨界合作和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抢占市场先机。

推动数字化转型:工程设计公司应该紧跟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建设对于工程设计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工程设计公司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力量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

三、结语

新形势下的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加强品牌建设等应对策略,工程设计公司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8845404268fb4e8288a2306ddea28aec_2001602945.jpeg

 

化工工程设计院工程师使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一种新时代的合作模式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17 次浏览 • 2023-11-09 17:41 • 来自相关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包模式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化工工程设计领域,工程师们也开始尝试利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本文将分析化工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如何使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以及这种合作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一、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概述 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作平台,它允许企业、个人或团队将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小任务,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将这些任务发布给全球的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这种模式打破了地域和行业壁垒,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工程服务众包平台通常具有项目管理、任务跟踪、在线支付等功能,为发包方和接包方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合作环境。 二、化工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如何使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 项目分解与发布: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首先需要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小任务,然后选择合适的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将任务发布出去。在发布任务时,工程师需要明确任务的目标、要求、期限和预算等关键信息,以便吸引合适的接包方。 选择接包方:在接收到来自全球的工程师的报价和方案后,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根据任务的需求、预算和时间表,对接包方进行评估和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接包方,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协作与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与接包方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提供的在线协作工具,双方可以实时交流项目进展、解决问题、共享文件等,确保项目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项目管理与监控: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利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项目管理功能,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通过对比实际数据与预期目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推进。 评价与反馈:项目完成后,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对接包方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的合作质量,也为其他发包方在选择接包方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三、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在化工工程设计领域的影响和价值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众包模式,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将繁琐、耗时的任务外包出去,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创新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降低成本: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接包方,化工工程设计院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等各方面的支出。 优化资源配置: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打破了地域和行业限制,使得化工工程设计院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创新与发展: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工程师合作,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思路和方法,从而激发创新灵感,推动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为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工程师们可以更加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与发展。随着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模式将在未来成为化工工程设计领域的主流合作方式。 查看全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包模式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化工工程设计领域,工程师们也开始尝试利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本文将分析化工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如何使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以及这种合作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一、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概述

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作平台,它允许企业、个人或团队将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小任务,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将这些任务发布给全球的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这种模式打破了地域和行业壁垒,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工程服务众包平台通常具有项目管理、任务跟踪、在线支付等功能,为发包方和接包方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合作环境。

fb8d1e2803f744eaa16a2fc986098662_1014304975.jpeg


二、化工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如何使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

项目分解与发布: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首先需要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小任务,然后选择合适的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将任务发布出去。在发布任务时,工程师需要明确任务的目标、要求、期限和预算等关键信息,以便吸引合适的接包方。

选择接包方:在接收到来自全球的工程师的报价和方案后,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根据任务的需求、预算和时间表,对接包方进行评估和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接包方,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协作与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与接包方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提供的在线协作工具,双方可以实时交流项目进展、解决问题、共享文件等,确保项目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项目管理与监控: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利用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项目管理功能,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通过对比实际数据与预期目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推进。

评价与反馈:项目完成后,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需要对接包方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的合作质量,也为其他发包方在选择接包方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abda921ff4294f0b9bbd9d21de278b40_1014305039.jpeg


三、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在化工工程设计领域的影响和价值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众包模式,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将繁琐、耗时的任务外包出去,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创新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降低成本: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接包方,化工工程设计院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等各方面的支出。

优化资源配置: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打破了地域和行业限制,使得化工工程设计院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创新与发展: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工程师合作,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思路和方法,从而激发创新灵感,推动行业的发展。

4e6a202b3ce643778cd717a77c943e98_1014305372.jpeg


综上所述,工程服务众包平台为化工工程设计院的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工程师们可以更加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与发展。随着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模式将在未来成为化工工程设计领域的主流合作方式。

自由工程师与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接包赚钱的新模式

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91 次浏览 • 2023-11-07 17:59 • 来自相关话题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工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型的工作形态逐渐崭露头角。其中,自由工程师与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赚钱模式。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众包平台上接包完成项目,实现了时间与财富的自由。 一、自由工程师:技术与自由的结合 自由工程师,他们不受雇于特定的公司,而是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市场上承接各种项目。他们有着高度的技术素养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二、工程服务众包平台: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 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这些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项目需求,为自由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工具,帮助自由工程师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接包赚钱:自由工程师的盈利模式 对于自由工程师而言,通过众包平台接包,是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的要求,完成任务并提交成果。一旦成果被验收合格,他们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种盈利模式的好处在于,自由工程师可以自由地选择项目和时间,实现了真正的工作自由。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完成更多的项目,积累经验和口碑,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 四、前景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将会越来越普及,自由工程师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质量的保障等。因此,自由工程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自由工程师与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结合,开启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赚钱方式。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众包平台上接包赚钱,实现了工作与财富的自由。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自由工程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查看全部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工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型的工作形态逐渐崭露头角。其中,自由工程师与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赚钱模式。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众包平台上接包完成项目,实现了时间与财富的自由。

1231231232131.jpeg


一、自由工程师:技术与自由的结合

自由工程师,他们不受雇于特定的公司,而是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市场上承接各种项目。他们有着高度的技术素养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二、工程服务众包平台: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

工程服务众包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这些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项目需求,为自由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工具,帮助自由工程师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接包赚钱:自由工程师的盈利模式

对于自由工程师而言,通过众包平台接包,是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的要求,完成任务并提交成果。一旦成果被验收合格,他们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种盈利模式的好处在于,自由工程师可以自由地选择项目和时间,实现了真正的工作自由。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完成更多的项目,积累经验和口碑,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

四、前景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服务众包平台将会越来越普及,自由工程师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质量的保障等。因此,自由工程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自由工程师与工程服务众包平台的结合,开启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赚钱方式。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众包平台上接包赚钱,实现了工作与财富的自由。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自由工程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云员工:新时代的劳动力变革

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47 次浏览 • 2023-09-03 19:24 • 来自相关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趋势,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方式。这一变革的背后,离不开一种新型的劳动力——云员工,他们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云员工的定义与特点 云员工,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的员工。他们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团队成员实时沟通、协作,完成任务。云员工通常拥有高度的技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云服务、工具,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二、云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成本优化:云员工无需传统的办公场地和硬件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云员工的数量和任务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才全球化: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招募优秀的云员工,不受地域限制,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高效协作:云员工之间通过云服务实现实时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同时,云计算的存储和共享功能,使得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共享资料、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三、云员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云员工的数量和影响力将会不断增长。未来,云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云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云员工代表了新时代下的劳动力变革。他们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实现了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的新型工作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云员工不仅降低了成本、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更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员工将持续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查看全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趋势,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方式。这一变革的背后,离不开一种新型的劳动力——云员工,他们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云员工的定义与特点

云员工,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的员工。他们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团队成员实时沟通、协作,完成任务。云员工通常拥有高度的技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云服务、工具,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二、云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成本优化:云员工无需传统的办公场地和硬件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云员工的数量和任务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才全球化: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招募优秀的云员工,不受地域限制,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高效协作:云员工之间通过云服务实现实时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同时,云计算的存储和共享功能,使得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共享资料、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三、云员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云员工的数量和影响力将会不断增长。未来,云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云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云员工代表了新时代下的劳动力变革。他们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实现了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的新型工作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云员工不仅降低了成本、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更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员工将持续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发展的路径在哪?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17 次浏览 • 2023-07-01 23:05 • 来自相关话题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查看全部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形势不佳。过去三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营业额由2018年的4872.0亿美元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4730.7亿美元、2020年的420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978.5亿美元,3年下降18.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7%后,此后一直呈起伏下降状态。2022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530.7亿美元和1549.9亿美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6%和8.1%。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业内同行对当下对外承包工程怎么干有一些困惑、迷茫,也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投建营一体化和属地化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困境、着眼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良策,对此笔者十分同意。同时笔者认为,合作经营也是良策。

由于国际工程市场规模萎缩,同业竞争加剧。以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为例,具有(1)资金来源可靠;(2)有外汇;(3)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4)一般最低价中标;(5)采用FIDIC合同条件,合同条款公平;(6)监理规范等优势。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中标价格已低至标底的60%。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当地市场没有过去数年工料机资金等资源的积淀,贸然低价承揽这类项目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其实,过度竞争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上,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也呈类似情况。

过去三年国际工程市场规模逐年下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时,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集团内兄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拿不到项目的企业苦,幸运拿到项目的企业也苦,因为到手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合作经营可缓解过度竞争,有利于对外承包企业发挥各自长处、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合作经营,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拿出来给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去做,通过联合体或总分包方式合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过去几年,一些龙头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成效明显,如亚吉铁路及其经济走廊系列项目,从设计、监理、融资、施工、供货、运营,从铁路到吉布提港,从埃塞工业园到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从亚的斯亚贝巴河滨绿色开发到吉布提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几家公司牵头,一大批企业受益。这种做法和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合作经营有两种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合作,参与的企业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组建联合体?

(2)业主对联合体的要求?

(3)选择什么样的联合体成员?

(4)如何确定好分工及股份比例?

(5)谁是联合体牵头方?

(6)联合体费用如何分担?

(7)谁担任联合体总经理?

(8)联合体成员责权利的分配?

(9)联合体如何运营管理?

(10)如何防范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总分包方式合作,总包和分包要解决好以下10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分包商(或为什么要做分包商)?

(2)何时选择分包商(标前或标后)?

(3)分包商选择原则?

(4)分包商选择依据(设计、施工、供货、服务)?

(5)分包工作范围?

(6)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7)背靠背条款Back to Back?

(8)付款条件是什么Pay if Paid&Pay if Certified?

(9)总分包风险及分担?

(10)总分包争议及解决?

投资类企业和工程类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依靠,投资类企业借助工程类企业的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类企业借助投资类企业提供的项目机会。近年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投资及投资带动工程的价值,开启了投资+工程、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国际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矿业/石油/房地产/制造业/农业/物流/商业/其他,带动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如投资非洲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或通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如:机场、港口、公路、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电、水、医院等民生项目;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园区(自贸区、工业园)项目等。投资项目的回报在建设+运营阶段,这类投资项目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集团、几内亚UMS和中国烟台港集团等4家企业组成“赢联盟”(SMB-Winning Consortium)在几内亚成功地投资建设运营了几内亚圣图-胡达铝土矿区+达圣铁路(125公里),一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运营,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加强合作,相互扶持。笔者按照海外营业额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为领军企业(年营业额20亿美元以上)+七个梯队,如第一梯队(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第三梯队(年营业额3亿美元以上),第四梯队(年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第五梯队(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第六梯队分包商、第七梯队提供劳务。其中第三梯队以下有不少的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还入选了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央企、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工程市场各有优势,领军企业和第一梯队基本实现了全球经营和投建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民营企业则处在国别经营和项目经营阶段,在专业方面十分擅长,两者要加强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总包要善待分包、及时支付工程款,分包要维护总包,完成好分包工程。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1553.7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60.8%;排名前100的骨干企业新签合同额合计为2368.6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2.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二是绝大多数企业是作为分包商跟着总包商走出去的;三是总、分包模式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主要合作模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中,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总包商,也只有少量企业一直是分包商,绝大多数企业既是总包商,又是分包商。做总包商时,要体谅分包商的难处,做分包商时,要想到总包商的不易。总包商和分包商要加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处理好和业主、监理的关系。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袁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仅供交流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ASTM、 ANSI 、ASME 和API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22 次浏览 • 2022-01-11 13:15 • 来自相关话题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PI: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各自简介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前身是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sting Materials, IATM)。19世纪80年代,为解决采购商与供货商在购销工业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分歧,有人提出建立技术委员会制度,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各方面的代表参加技术座谈会,讨论解决有关材料规范、试验程序等方面的争议问题。IATM首次会议于1882年在欧洲召开,会上组成了工作委员会。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成立于1918年。当时,美国的许多企业和专业技术团体,已开始了标准化工作,但因彼此间没有协调,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数百个科技学会、协会组织和团体,均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标准化机构,并制订统一的通用标准。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成立于1880年。现今已成为一家拥有全球超过125,000会员的国际性非盈利教育和技术组织。由于工程领域各学科间交叉性不断增长,ASME出版物也相应提供了跨学科前沿科技的资讯。涵盖的学科内容包括:基础工程、制造、系统设计等方面。 API:API是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的英文缩写。API建于1919年,是美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商业协会,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最成功的制定标准的商会之一。   各自职责  ASTM主要从事有关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特性与性能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传播相关知识。ASTM标准制定由技术委员会负责,并由标准工作组起草。ASTM标准虽然是非官方学术团体制定的标准.目前,ASTM标准分为15类(Section),分卷(Volume)出版,标准分类及分卷如下: 分类: (1)钢铁产品 (2)有色金属 (3)金属材料试验方法及分析程序 (4)建设材料 (5)石油产品、润滑剂及矿物燃料 (6)油漆、相关涂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7)纺织品及材料 (8)塑料 (9)橡胶 (10)电气绝缘体和电子产品 (11)水和环境技术 (12)核能,太阳能 (13)医疗设备和服务 (14)仪器仪表及一般试验方法(15)通用工业产品、特殊化学制品和消耗材料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系非赢利性质的民间标准化团体。但它实际上已成为国家标准化中心;各界标准化活动都围绕着它进行。通过它,使政府有关系统和民间系统相互配合,起到了联邦政府和民间标准化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它协调并指导全国标准化活动,给标准制订、研究和使用单位以帮助,提供国内外标准化情报。它又起着行政管理机关的作用。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本身很少制订标准。其ANSI标准的编制,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由有关单位负责草拟,邀请专家或专业团体投票,将结果报ANSI设立的标准评审会审议批准。此方法称之为投票调查法。 2、由ANSI的技术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委员会的代表拟订标准草案,全体委员投票表决,最后由标准评审会审核批准。此方法称之为委员会法。3 、从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制订的标准中,将其较成熟的,而且对于全国普遍具有重要意义者,经ANSI各技术委员会审核后,提升为国家标准(ANSI)并冠以ANSI标准代号及分类号,但同时保留原专业标准代号。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标准,绝大多数来自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也可依据已有的国家标准制订某些产品标准。当然,也可不按国家标准来制订自己的协会标准。ANSI的标准是自愿采用的。美国认为,强制性标准可能限制生产率的提高。但被法律引用和政府部门制订的标准,一般属强制性标准。 ASME:主要从事发展机械工程及其有关领域的科学技术,鼓励基础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发展与其他工程学、协会的合作,开展标准化活动,制定机械规范和标准。自成立以来,ASME领导了机械标准的发展,从最初的螺纹标准开始到现在已发展了超过600多个标准。1911年成立了锅炉机械指令委员会,在1914到1915年颁布了机械指令,以后该指令又与各个州及加拿大的法律相结合。ASME 已成为主要在技术、教育及调查领域内世界性的工程学机构。 API:是ANSI认可的标准制定机构,其标准制定遵循ANSI的协调和制定程序准则,API还与ASTM联合制定和出版标准,API标准应用广泛,不仅在国内被企业采用和被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法规以及运输部、国防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美国海关、环境保护署、美国地质勘查局等政府机构引用,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被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100多个国家标准所引用。API:标准应用广泛,不仅在国内被企业采用和被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法规以及运输部、国防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美国海关、环境保护署、美国地质勘查局等政府机构引用,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被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100多个国家标准所引用。 区别和联系 这四个标准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如ASME在材料方面采用的标准均来自ASTM,在阀门方面的标准多借鉴API,而管件方面的标准则来自ANSI。区别在于所处的行业侧重点不同,所以采纳的标准不同。API,ASTM,ASME均是ANSI的组成成员。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标准,绝大多数来自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也可依据已有的国家标准制订某些产品标准。当然,也可不按国家标准来制订自己的协会标准。  ASME不做具体工作,实验和制定工作几乎都由ANSI和ASTM完成,ASME只认可其中规范为自己所用,所以经常看到重复的标准号,实际是一样的内容。 查看全部
astmansiasmeapi.png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PI: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各自简介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前身是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sting Materials, IATM)。19世纪80年代,为解决采购商与供货商在购销工业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分歧,有人提出建立技术委员会制度,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各方面的代表参加技术座谈会,讨论解决有关材料规范、试验程序等方面的争议问题。IATM首次会议于1882年在欧洲召开,会上组成了工作委员会。
1.jpg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成立于1918年。当时,美国的许多企业和专业技术团体,已开始了标准化工作,但因彼此间没有协调,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数百个科技学会、协会组织和团体,均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标准化机构,并制订统一的通用标准。
ansi.png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成立于1880年。现今已成为一家拥有全球超过125,000会员的国际性非盈利教育和技术组织。由于工程领域各学科间交叉性不断增长,ASME出版物也相应提供了跨学科前沿科技的资讯。涵盖的学科内容包括:基础工程、制造、系统设计等方面。
ASME.jpeg

API:API是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的英文缩写。API建于1919年,是美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商业协会,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最成功的制定标准的商会之一。
api.png

 
各自职责

 ASTM主要从事有关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特性与性能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传播相关知识。ASTM标准制定由技术委员会负责,并由标准工作组起草。ASTM标准虽然是非官方学术团体制定的标准.目前,ASTM标准分为15类(Section),分卷(Volume)出版,标准分类及分卷如下:
分类:
(1)钢铁产品
(2)有色金属
(3)金属材料试验方法及分析程序
(4)建设材料
(5)石油产品、润滑剂及矿物燃料
(6)油漆、相关涂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7)纺织品及材料
(8)塑料
(9)橡胶
(10)电气绝缘体和电子产品
(11)水和环境技术
(12)核能,太阳能
(13)医疗设备和服务
(14)仪器仪表及一般试验方法(15)通用工业产品、特殊化学制品和消耗材料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系非赢利性质的民间标准化团体。但它实际上已成为国家标准化中心;各界标准化活动都围绕着它进行。通过它,使政府有关系统和民间系统相互配合,起到了联邦政府和民间标准化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它协调并指导全国标准化活动,给标准制订、研究和使用单位以帮助,提供国内外标准化情报。它又起着行政管理机关的作用。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本身很少制订标准。其ANSI标准的编制,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由有关单位负责草拟,邀请专家或专业团体投票,将结果报ANSI设立的标准评审会审议批准。此方法称之为投票调查法。
2、由ANSI的技术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委员会的代表拟订标准草案,全体委员投票表决,最后由标准评审会审核批准。此方法称之为委员会法。3 、从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制订的标准中,将其较成熟的,而且对于全国普遍具有重要意义者,经ANSI各技术委员会审核后,提升为国家标准(ANSI)并冠以ANSI标准代号及分类号,但同时保留原专业标准代号。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标准,绝大多数来自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也可依据已有的国家标准制订某些产品标准。当然,也可不按国家标准来制订自己的协会标准。ANSI的标准是自愿采用的。美国认为,强制性标准可能限制生产率的提高。但被法律引用和政府部门制订的标准,一般属强制性标准。
ASME:主要从事发展机械工程及其有关领域的科学技术,鼓励基础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发展与其他工程学、协会的合作,开展标准化活动,制定机械规范和标准。自成立以来,ASME领导了机械标准的发展,从最初的螺纹标准开始到现在已发展了超过600多个标准。1911年成立了锅炉机械指令委员会,在1914到1915年颁布了机械指令,以后该指令又与各个州及加拿大的法律相结合。ASME 已成为主要在技术、教育及调查领域内世界性的工程学机构。
API:是ANSI认可的标准制定机构,其标准制定遵循ANSI的协调和制定程序准则,API还与ASTM联合制定和出版标准,API标准应用广泛,不仅在国内被企业采用和被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法规以及运输部、国防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美国海关、环境保护署、美国地质勘查局等政府机构引用,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被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100多个国家标准所引用。API:标准应用广泛,不仅在国内被企业采用和被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法规以及运输部、国防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美国海关、环境保护署、美国地质勘查局等政府机构引用,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被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100多个国家标准所引用。

区别和联系

这四个标准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如ASME在材料方面采用的标准均来自ASTM,在阀门方面的标准多借鉴API,而管件方面的标准则来自ANSI。区别在于所处的行业侧重点不同,所以采纳的标准不同。API,ASTM,ASME均是ANSI的组成成员。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标准,绝大多数来自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也可依据已有的国家标准制订某些产品标准。当然,也可不按国家标准来制订自己的协会标准。 

ASME不做具体工作,实验和制定工作几乎都由ANSI和ASTM完成,ASME只认可其中规范为自己所用,所以经常看到重复的标准号,实际是一样的内容。

重磅!碳达峰碳中和最顶层工作意见出台!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00 次浏览 • 2021-11-06 21:00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具体如下: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各级规划的支撑保障。 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 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 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加快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 完善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意见》原文如下: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工作原则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全国统筹。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 ——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内外畅通。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防范风险。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各级规划的支撑保障。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衔接协调,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一致。 (四)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 (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 (八)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九)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严格责任落实和评价考核。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十)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 (十一)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十二)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利用生物质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十三)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十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优化客运组织,引导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整合运输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十五)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 (十六)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 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十七)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加快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十八)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十九)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二十)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 (二十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推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二十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二十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湿地保护。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生态农业碳汇。积极推动岩溶碳汇开发利用。 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二十四)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完善出口政策,严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积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服务、环境服务等进口。 (二十五)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二十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发布我国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外工作,主动参与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二十七)健全法律法规。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十八)完善标准计量体系。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报告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国际衔接。 (二十九)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 完善政策机制 (三十)完善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三十一)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扩大绿色债券规模。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三十二)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善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按供热量收费。加快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力的碳价机制。 (三十三)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 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三十五)强化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碳中和工作谋划,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取向一致、步骤力度衔接。 (三十六)压实地方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实举措,自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三十七)严格监督考核。各地区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关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本文转载自建筑时报 查看全部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具体如下:
1636203640587.jpg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各级规划的支撑保障。

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

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


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加快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

完善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意见》原文如下: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工作原则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全国统筹。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

——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内外畅通。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防范风险。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各级规划的支撑保障。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衔接协调,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一致。

(四)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

(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

(八)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九)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严格责任落实和评价考核。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十)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

(十一)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十二)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利用生物质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十三)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十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优化客运组织,引导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整合运输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十五)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

(十六)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

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十七)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加快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十八)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十九)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二十)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

(二十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推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二十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二十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湿地保护。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生态农业碳汇。积极推动岩溶碳汇开发利用。


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二十四)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完善出口政策,严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积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服务、环境服务等进口。

(二十五)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二十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发布我国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外工作,主动参与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二十七)健全法律法规。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十八)完善标准计量体系。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报告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国际衔接。

(二十九)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


完善政策机制

(三十)完善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三十一)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扩大绿色债券规模。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三十二)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善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按供热量收费。加快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力的碳价机制。

(三十三)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


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三十五)强化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碳中和工作谋划,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取向一致、步骤力度衔接。

(三十六)压实地方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实举措,自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三十七)严格监督考核。各地区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关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本文转载自建筑时报

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五大关键领域

zc1212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53 次浏览 • 2021-06-01 14:03 • 来自相关话题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查看全部
读而思
纵观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要素效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是与工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关键的五大因素。重塑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重点推进这五大关键领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实现工业碳中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新塑造,将对全球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工业产能空间布局优化

碳排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合理组织碳中和目标条件下的工业空间布局,核心在于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带来的碳排放之间有着内在规律。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都比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占比加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阶段。之后,随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低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大,碳排放强度高的重化工业占比越来越小,碳排放与工业化进程开始“脱钩”,碳排放量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实现碳中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和碳排放内在规律基础上,分区域推进地区碳中和的实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平衡和南北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超西部地区,同时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划分,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以农牧业为主,现代经济特色不明显,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也少量存在。二是具有较强工业基础,工业化水平较高,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规模庞大但缺乏质量,出现大城市病等新问题、新难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三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大的地区,这类区域处于区域经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区域生命周期规律,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移,未来这类区域还会增多和变化。
不同产能空间布局在根本上决定着不同区域碳排放程度。因此,合理组织优化工业产能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键。不同区域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系统谋划区域碳中和路径。

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以较低碳排放水平维持较高工业增速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建成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工业碳中和的基础。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较高工业增速”是指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速和碳排放增速的“脱钩”;“高质量”是指相比传统工业体系,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稳定制造业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从工业数据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41.3%下降到2020年的30.8%,12年内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数据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20年该比重降至26.2%。如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和制造业占比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达国家制造业下降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之后开始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制造业比重就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重化工业特征突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经济增加值占比在33%左右。“十三五”期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有所增长,高耗能行业出现行业分化特征,钢铁、建材能耗趋稳,石化快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脱碳是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所在。
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实现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但总体上我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例如苹果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整个业务、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这种碳中和战略,将分级传导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碳中和,从而形成基于碳中和的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和国际标准。

创新基础数据综合应用模式
 
长期以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聚焦在能源角度,但工业生产是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和生产加工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表面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排放了二氧化碳,但究竟使用多少能源和哪种能源却取决于加工多少原材料、什么原材料以及如何加工等资源使用方式,而如何选择资源又同生产工艺采集、控制和使用数据要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但目前尚未形成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模式。例如:波音777飞机的风洞试验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使过去需要80次的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从而通过变革数据使用方式大幅降低了资源、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碳排放。

相比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数据的使用效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下大力气加快变革数据使用方式,提高要素效率,优化要素结构,建立支撑我国实现工业碳中和的能源、资源、数据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对于能源使用,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重,优化工业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于资源使用,通过资源加工产生能源消费间接产生碳排放,减少资源加工量能减少碳排放。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材料替代(高碳原材料替代低碳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资源加工过程中因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数据使用,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优化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深层减碳。

加快建立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工业碳中和需要现代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随着光伏、风电发电,以及储能技术、氢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增强。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电下降了50%~60%。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平均每年下降18%。根据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随着这些技术在全社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相应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低碳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幅提高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电气化程度要从当前的25%左右提高到70%以上,氢能利用要从当前的2%提高到20%以上,节能设备和产品普及率要从当前的10%提高到100%,并基本建成支撑循环型社会的现代工业体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工业必须加快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诸如工业节能技术、氢能制备和储运技术、氢能炼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先进储能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构建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是相伴相生的问题。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处理两者关系,不仅关系工业发展,而且关系工业现代化道路顺畅与否。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碳中和或将成为塑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首先,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业产品随之变化。随着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先后开启碳中和进程,产品碳足迹势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维度,碳关税也将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碳中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力量影响和塑造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如果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工业产品必须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具有绿色低碳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需要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工业碳中和塑造出来。
其次,工业碳中和影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优势。随着《巴黎协定》目标在全球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未来,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对工业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成功案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大型经济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碳中和目标,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契机,提早谋划,分阶段、分领域建立完善支撑工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近期(2021—2025年):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使命、新特征和新机遇。碳中和在未来将对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纳入工业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推动部分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峰。
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碳排放分区域达峰的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碳达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应用,探索研究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坚定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稳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强同欧盟、英国、美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积极营造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不同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阶段差异,结合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形势,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系统性政策规划,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尽快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提早布局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是加大绿色金融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等。其次,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进来。研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索碳税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机制。
中期(2026—2035年):推动工业碳排放总体达峰,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充分挖掘工业生产基础数据价值,建立基于能源、资源、生态等多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支撑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运转顺畅的政策法规体系。
远期(2036—2060年):推动工业行业在205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建成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开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郭士伊 王颖
 

进一步放开设计施工市场/资质类别和等级压减1/3以上!国家发改委:新举措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轻舞飞扬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97 次浏览 • 2020-11-04 15:26 • 来自相关话题

10月2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介绍,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不少务实的新举措,要求在符合市场准入要求的条件下,公平给予资质、认证认可,不得额外设置前置条件等。 近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赵辰昕在会上指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这次文件聚焦了信心、公平、创新,提出了不少务实的新举措。 关于增强信心、稳定预期 一方面,继续实施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巩固今年前期的政策成效。比如在降成本方面,仅全国总工会对已经建立工会组织的小微企业返还的工会经费,今年全年预计会达到60亿元左右。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加快电网企业剥离装备制造等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放开设计施工市场。大力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强化政策的落地见效,鼓励各地建立统一的民营企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各个地方都要建立统一的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清单制度,每个地方对当地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心中有数,怎么样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通过这种方式,畅通企业提出意见诉求的直接渠道,以此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这是关于增强信心和稳定预期。 关于公平竞争、要素保障 在融资方面,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制造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要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而且提出要加大“信易贷”模式的推广力度,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信用融资。希望信用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用地方面,文件提出要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允许中小民营企业联合参与工业用地招拍挂。根据实际情况,还要放宽部分工业用地的容积率限制。 在人才保障方面,文件提出要畅通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通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增加民营企业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比重。 在资质方面,提出优化缩减资质类别,建筑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在要素流动方面,文件明确提出,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以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迁移设置障碍。 关于支持创新、扩大投资 强化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撑,要求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加快对民营企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一批民营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还要求引导扩大转型升级投资,鼓励产业引导基金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项目投资。在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提出依托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水平。在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方面,也提出一些很具体的,包括适时修订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优化首台(套)保险覆盖的范围,加大对小型关键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支持力度,支持自主研发产品市场迭代应用,通过示范试验工程,提升国家装备应用水平。 赵辰昕指出,《实施意见》就是要通过实施这些务实的举措,既为民营企业当前发展解决难题,更为民营企业长远发展蓄积动力。要通过《实施意见》和相关的政策文件一起配合,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 (本文来源:国新网)   查看全部
10月2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介绍,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不少务实的新举措,要求在符合市场准入要求的条件下,公平给予资质、认证认可,不得额外设置前置条件等。
1604474672620.jpg

近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赵辰昕在会上指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这次文件聚焦了信心、公平、创新,提出了不少务实的新举措。

关于增强信心、稳定预期

一方面,继续实施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巩固今年前期的政策成效。比如在降成本方面,仅全国总工会对已经建立工会组织的小微企业返还的工会经费,今年全年预计会达到60亿元左右。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加快电网企业剥离装备制造等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放开设计施工市场。大力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强化政策的落地见效,鼓励各地建立统一的民营企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各个地方都要建立统一的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清单制度,每个地方对当地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心中有数,怎么样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通过这种方式,畅通企业提出意见诉求的直接渠道,以此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这是关于增强信心和稳定预期。

关于公平竞争、要素保障

在融资方面,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制造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要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而且提出要加大“信易贷”模式的推广力度,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信用融资。希望信用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用地方面,文件提出要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允许中小民营企业联合参与工业用地招拍挂。根据实际情况,还要放宽部分工业用地的容积率限制。

在人才保障方面,文件提出要畅通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通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增加民营企业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比重。

在资质方面,提出优化缩减资质类别,建筑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在要素流动方面,文件明确提出,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以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迁移设置障碍。

关于支持创新、扩大投资

强化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撑,要求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加快对民营企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一批民营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还要求引导扩大转型升级投资,鼓励产业引导基金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项目投资。在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提出依托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水平。在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方面,也提出一些很具体的,包括适时修订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优化首台(套)保险覆盖的范围,加大对小型关键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支持力度,支持自主研发产品市场迭代应用,通过示范试验工程,提升国家装备应用水平。

赵辰昕指出,《实施意见》就是要通过实施这些务实的举措,既为民营企业当前发展解决难题,更为民营企业长远发展蓄积动力。要通过《实施意见》和相关的政策文件一起配合,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

(本文来源:国新网)
 
天津话梅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5007254号-1